
贺磊
2021-05-19
《论蔚来极氪的“用户企业”到汽车媒体里的“用户媒体”》
一个初夏的早晨,深圳的天已经炙热难耐,刚坐到办公室的我,还没来得及平复物理和心理的温度,就看到新出行理想版主@阿淡 发来的一个信息,一个关于他工作的事宜。我由此联想到了最近很火热的一个词:“用户企业”。
源于蔚来,承于岚图智己,今于极氪。
一:车企的用户企业改变了什么?
之前车企和用户的关系,简单的来说,就是没有关系。车企把车批售给4S店,4S店把车卖给用户,售后维修什么的都是4S店行为,发票也是店里的发票,4S店也是一个个独立的法人个体,车企和用户直接关系几乎为零。
但之前的车企,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感动用户、客户第一,用户至上。您都没见过,没接触过,你怎么感动他?隔山打牛吗?连用户调研,都是一个个委托的调研公司在访问用户,最后甲方在办公桌上看着一份份用钱买来的调研报告。
不管你是不是蔚来黑,你都要承认,蔚来的诞生,确实开始改变了这一切。创始人开始每1-2周参加用户交流会,你在APP上可以随时艾特一个企业的高层并得到回应,你在一个品牌的社区里经常会看到车企高层留言而这些ID背后就是本尊,当一个企业的高层认识很多普通车主,并远远的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手机里有他们的微信的时候,我觉得用户企业的雏形开始出现了。
有些人会嘲笑我,你把用户企业想得这么简单?确实背后是一个大的逻辑拼图,每一块都很重要,但一个企业的创始人和老板如何做,如何认为各个事情的重要级别,我认为最重要。一个车企的老板都不敢下场见识车主,和车主保持频密的交流,车主有问题都找不到高层的车企,如果叫嚣自己是“用户企业”,我觉得都是耍流氓。
二:从用户企业,我联想到了“用户媒体”
很多人知道,之前我的经历是在一家大型汽车垂直网站,我管理着大约170多名汽车编辑,分布在广州上海北京武汉成都,现在管理着新出行,10来个左右的编辑和一些其他工作人员。
从成立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还需要一个汽车网站吗?我们没有李斌力洪那么高的理论水平,归纳不出这么好的名词,但现在我们似乎意识到了,我们正在做的,其实也是一种形式的“用户媒体”
1 从一开始,我们在微博,微信群里和每一个新能源车爱好者聊天,我们就觉得这个事情很重要,让每一个新出行的读者,随时随地能找到我们,并能得到靠谱的回复,这个事情很重要。
2 去年开始,我们在线下也开始见到不同的狂热电动车爱好者,成都的水哥,温州的大头,杭州的来总,深圳的呆呆/大B,嘉兴的大D,东莞的肉肉爸比/僖延,广州的一雄/ken,无锡的杰克,常州的大包子狸,西安的欣风......还有很多很多,都是我们见过面喝过酒撸过串畅聊过电动车的朋友,他们给了新出行很多的启发和好的内容。
3 我们开始搭建厂商和车主之间的桥梁。今年的极氪,岚图,比亚迪,智己,小鹏,大众ID.4CROZZ都是很好的例子,车企有能力做好官方渠道,但这肯定是不够的,当下最重要的是有一个第三方的平台,可以独立的看问题,可以成为车企的监督者,成为用户的发声筒。
4 很多业内的朋友都在笑我,说新出行做很多事情其实一点都不挣钱,搞那么多群,社区,线下活动,都是费力不讨好,还不如那些自媒体、抖音博主去写写稿子,拍拍眼球短视频,演演戏。我不这样觉得,我觉得只有用户基础牢固,才能成为真正的新时代汽车媒体,只有真正走进电动车爱好者,你才能了解他们想要什么想看什么想发表什么?
车企很多,用户企业也不是唯一的道路,利润高销量大的车企,暂时也都不是用户企业。同理,媒体很多,赚钱多用户基数最大的汽车媒体,也没有做类似的事情。
但我认为,新出行做一个接触用户,让电动车爱好者随时可以触达的“用户媒体”的思想不会变,如果这样会损失了很多的发展和机会,那就让我们保持着这种 小而美 吧。
写完这篇,深圳火热的阳光已经漫过新出行后山的龙眼荔枝树,开始照入我的办公室了,这也许就是这个时代的映射。
这群人的声音,小,但他们努力,且朝阳。
拈花有意风中去,微笑无语须菩提。
无论孤独、寂寞、还是困惑,且让同好者,一起流浪,一起奔天涯......
一个初夏的早晨,深圳的天已经炙热难耐,刚坐到办公室的我,还没来得及平复物理和心理的温度,就看到新出行理想版主@阿淡 发来的一个信息,一个关于他工作的事宜。我由此联想到了最近很火热的一个词:“用户企业”。
源于蔚来,承于岚图智己,今于极氪。
一:车企的用户企业改变了什么?
之前车企和用户的关系,简单的来说,就是没有关系。车企把车批售给4S店,4S店把车卖给用户,售后维修什么的都是4S店行为,发票也是店里的发票,4S店也是一个个独立的法人个体,车企和用户直接关系几乎为零。
但之前的车企,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感动用户、客户第一,用户至上。您都没见过,没接触过,你怎么感动他?隔山打牛吗?连用户调研,都是一个个委托的调研公司在访问用户,最后甲方在办公桌上看着一份份用钱买来的调研报告。
不管你是不是蔚来黑,你都要承认,蔚来的诞生,确实开始改变了这一切。创始人开始每1-2周参加用户交流会,你在APP上可以随时艾特一个企业的高层并得到回应,你在一个品牌的社区里经常会看到车企高层留言而这些ID背后就是本尊,当一个企业的高层认识很多普通车主,并远远的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手机里有他们的微信的时候,我觉得用户企业的雏形开始出现了。
有些人会嘲笑我,你把用户企业想得这么简单?确实背后是一个大的逻辑拼图,每一块都很重要,但一个企业的创始人和老板如何做,如何认为各个事情的重要级别,我认为最重要。一个车企的老板都不敢下场见识车主,和车主保持频密的交流,车主有问题都找不到高层的车企,如果叫嚣自己是“用户企业”,我觉得都是耍流氓。
二:从用户企业,我联想到了“用户媒体”
很多人知道,之前我的经历是在一家大型汽车垂直网站,我管理着大约170多名汽车编辑,分布在广州上海北京武汉成都,现在管理着新出行,10来个左右的编辑和一些其他工作人员。
从成立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还需要一个汽车网站吗?我们没有李斌力洪那么高的理论水平,归纳不出这么好的名词,但现在我们似乎意识到了,我们正在做的,其实也是一种形式的“用户媒体”
1 从一开始,我们在微博,微信群里和每一个新能源车爱好者聊天,我们就觉得这个事情很重要,让每一个新出行的读者,随时随地能找到我们,并能得到靠谱的回复,这个事情很重要。
2 去年开始,我们在线下也开始见到不同的狂热电动车爱好者,成都的水哥,温州的大头,杭州的来总,深圳的呆呆/大B,嘉兴的大D,东莞的肉肉爸比/僖延,广州的一雄/ken,无锡的杰克,常州的大包子狸,西安的欣风......还有很多很多,都是我们见过面喝过酒撸过串畅聊过电动车的朋友,他们给了新出行很多的启发和好的内容。
3 我们开始搭建厂商和车主之间的桥梁。今年的极氪,岚图,比亚迪,智己,小鹏,大众ID.4CROZZ都是很好的例子,车企有能力做好官方渠道,但这肯定是不够的,当下最重要的是有一个第三方的平台,可以独立的看问题,可以成为车企的监督者,成为用户的发声筒。
4 很多业内的朋友都在笑我,说新出行做很多事情其实一点都不挣钱,搞那么多群,社区,线下活动,都是费力不讨好,还不如那些自媒体、抖音博主去写写稿子,拍拍眼球短视频,演演戏。我不这样觉得,我觉得只有用户基础牢固,才能成为真正的新时代汽车媒体,只有真正走进电动车爱好者,你才能了解他们想要什么想看什么想发表什么?
车企很多,用户企业也不是唯一的道路,利润高销量大的车企,暂时也都不是用户企业。同理,媒体很多,赚钱多用户基数最大的汽车媒体,也没有做类似的事情。
但我认为,新出行做一个接触用户,让电动车爱好者随时可以触达的“用户媒体”的思想不会变,如果这样会损失了很多的发展和机会,那就让我们保持着这种 小而美 吧。
写完这篇,深圳火热的阳光已经漫过新出行后山的龙眼荔枝树,开始照入我的办公室了,这也许就是这个时代的映射。
这群人的声音,小,但他们努力,且朝阳。
拈花有意风中去,微笑无语须菩提。
无论孤独、寂寞、还是困惑,且让同好者,一起流浪,一起奔天涯......
最后编辑于 · 2021-05-19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