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师有话说」第一期:小米SU7车身设计的灵感
关于设计,大家有诸多关注,所以我们邀请了小米汽车工业设计部的设计师们,分享他们的灵感来源。
这一期,我们一起听听他们对于「外饰车身设计语言」的想法。
01
风是最好的设计师
塑造全球轿车最低风阻
如何设计一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车,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于是我们回归设计的本质,寻找符合自然规律的美。
风阻就是我们所讨论的科学,汽车在日常行驶中40%以上的能耗来源于对抗风,所以我们说风是最好的设计师。而符合风阻的最优解规律,自然界中其实早就有了答案。我们发现雨滴边沿极致平滑,是流动的流体,是风阻系数最低的自然体,这是由重力、阻力一起刻画的最优的形态。在构思车身的时候,我们想象用风去吹一个零重力状态下的水滴,于是有了下面这张最原始的手绘——这样的流体曲面,就是SU7设计语言的出发点。


后续设计过程中,我们从降低风阻的需求出发,保留了流动曲面的特征,使小米汽车的风阻系数达到了极低的Cd 0.195,这意味着在行驶过程中,汽车受到的空气阻力将大大降低,从而提高能效,延长续航里程。这是小米汽车在技术细节上追求卓越的一个缩影。


02
175度临界涟漪曲面、回旋高光
带来极具生命力的动态美感
自然给我们的灵感不止于此。一滴水落在水面上荡开,涟漪快消失时那道若隐若现的弧度,和水波曲面自然地融为一体,以此为灵感,我们携手工程师挑战了钣金工艺冲压的极限角度,力求打造出一根最弱的棱线。在不破坏浑然一体车身的基础上,又能带来折面的光影效果——这就是175度临界涟漪曲面的概念。

车身上的光影也和临界涟漪设计保持了一致性。一般车的光影在轮包上都是散开向车身流动的,而SU7在设计曲面时充分考虑了光影效果,使得光影能够像等高线一样聚集在轮包上,展现出流淌又丝滑的光泽和立体感。即使在静止状态下,也能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生动而富有活力。

175度临界涟漪曲面、回旋高光共同带来了浑然一体的、温润如玉的整车视觉感观。仔细观察车体,你就会发现,横向光源和纵向光源流过车身时都是完整、连续的,从车身线条到细节设计,无一不展现出一种流动的雕塑美感。这种美感是生动的流转,仿佛每一处设计都在诉说着一个故事。


03
色彩与光影美学
共同演绎独特的车体魅力
色彩,也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语言。经典耐看的色彩,可以承载流动的光影美学变化,传递情感的表达,为车体增添独特的魅力。
我们从自然中寻找干净的颜色,克制地保留其极具本真的样子,使色彩和流转的光影更契合、更自然,让SU7的车身设计仿佛拥有了生命感,不仅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更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这种独特的魅力,更让人们在每一次与之相遇时,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当阳光照射在车身上,那些色彩仿佛在跃动流转,与光影一起,演绎出一场极具生命力的视觉盛宴。

当然,我们不仅仅关注外观的美感和技术的先进性,提供更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也更希望为用户带来舒适和愉悦的驾驶体验。 这是我们连接未来的桥梁,是我们去往未来的方向。我们希望,再过100年,当你回头看SU7,你依旧能感受到它独特的美感。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