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鹏溜
2024-08-02


解密小鹏 MONA M03:全方位主观评测,你想知道的与想不到的惊喜!
新出行社区 · 文章
本次探店,我将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剖析,为您呈现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一、外观
主观感受:第一眼见到mona他的星瀚米最为吸睛,第二眼则是看到了他比较完整的设计外观,能够直观的呈现出低趴宽体的姿态,达到了运动轿跑的黄金比例。他的侧颜绝对可以说是最完美的角度。配合上大轮毂的视觉冲击力十分抢眼!

绝对设计亮点:
- 漆面质感非常高级
- 作为试装展车,整车的接缝均匀,做工非常不错
- 前机舱盖的肌肉感设计很强
- 前分体大灯的设计感很强与前脸的契合度不错
- 前唇的接近、离去角度不错,通过性较强
整体质感非常不错 - 外后视镜增加小灯带的小巧思非常不错
- 腰线针对前机舱盖的肌肉感延伸很不错
- 后车窗的视野非常不错

9. 主驾B柱增加了NFC识别区域,卡片钥匙以及手机NFC解锁能力!

10. 后备箱按钮明显

当然也有缺点:
- 前雷达与前唇最突出部分的距离差,导致有可能超声波雷达在极限空间的探测不精准
- A柱较为粗壮,当然盲区视野较大
- D柱的整体流线型不够流畅,只是为了超大空间的掀背空间进行了妥协
- 尾灯的设计摒弃了现决断最为流行的贯穿灯组的形态,而且没有小鸭尾设计等的动感设计
- 后轮轮毂平面与车身肌肉线条过度不平滑
- 倒车灯,比较小且比较低,受到灰尘影响较大,夜间停车会收到影响
二、 内饰
第一眼进到车里首先最吸睛的就是D型方向盘与15.6寸超大号的中控屏幕,其次就是非常舒适且观感非常不错的晨雾灰座椅。整体内饰介于简约与豪华感之间,充满了年轻的气息。

绝对设计亮点:
- 内饰直观空间感非常有层次,设计感不厚重
- 真皮座椅的设计感即不失简约,又充满了宽厚的即视感
- 内饰的灯带非常高级且明显,设计感非常不错
- 主驾前机舱、仪表台空间压制的非常好,视野非常开阔驾驶感应该超过Model3的开阔视野
- D型方向盘非常简约美
- 中控屏幕能够有效展示全部车机信息
- 空调出风口较动感且完整贯穿仪表台,非常自然
完整贯穿仪表台 - 中控屏的扩展性与小米相得益彰
- 手套箱储存能力不错
- 中央扶手下的掏空空间非常不错
中央扶手下的掏空空间 - 内后视镜无边框设计非常不错
内后视镜无边框设计 - 后排坐垫高度、长度以及空间绝对够用
腿部空间够用 - 后排脚步空调吹风口以及取消后排扶手的巧思较好
后排脚步空调吹风口 - 主副驾座椅通风加热能力,舒适感拉满
主副驾座椅通风加热能力,
当然也有缺点:
- 能接触到的除了中央扶手箱为软皮质包裹,其他部位的皮质包裹较少
- 主驾车窗控制区,无解锁车按钮,无车窗锁
- 方向盘控制按钮较少,无明显标记的返回键,无自定义控制按钮
- 门板的一体化音响面板质感材质颗粒度明显且较硬,不舒适
主驾 - 15.6寸车机屏幕的对比度偏低颗粒度明显,色彩表现偏弱,屏幕边框厚度优化较差
色彩对比度较弱 - 无内置ETC空间
- 没有应急切断高压电按钮以及呼叫救援按钮
没有应急切断高压电按钮以及呼叫救援按钮 - 由于对座位空间优化等需求,中央扶手的宽度较窄
- 手机放置位置只有一个,主副驾同时使用场景较尴尬
中岛空间较小 - 后车窗的可视空间极小,安全性略差
- 人体工学设计问题较大,前后排的门开口较小容易碰脚
开口空间较小 - 后排头部空间较差,毕竟非CTB产品,直观后排头部空间较压抑,增加遮阳帘后问题较大
头部空间较小 - 开门机械控制力度偏大
- 方向盘滚轮质感还不错,但是偏廉价
滚轮
三、车辆配置
车机系统,在第一眼接触的时候感觉真是属于现在这个时代的产物,既有年轻化的气息,又有呼应内饰低调简约的氛围感。
绝对设计亮点:
- 作为价位段竞争产品,绝对降维打击
- 车作为核心的展示物,非常直观
- 年轻化可玩性高
- 控制条便捷性不错
- 车机页面切换流畅度不错
- 音乐与灯带联动效果不错

当然也有缺点:
- 车机菜单层级简化的时代不应该有超过2层级的车机控制
- 车机控制菜单界面UI优化较差
- 车机屏幕数据内容分屏不均匀,比例配置不实用
- 车机字体内容较小,数据直接获取耗时较长
- 车机实用信息与导航内容冲突
颗粒度明显
四、车辆底盘
底盘包裹的情况下较为平整;

为了考虑乘坐空间电池包的离地间隙较低。由于非车身结构一体化产物,底盘可见的空间利用率不足,可能会对车辆的操控和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

总结:
整体作为降维打击同级别车型的产品力十足,甚至跨级别外观内饰都可以与相关产品掰手腕。静待试驾,大家感觉如何呢?
最后编辑于 · 2024-08-04
共获得赞赏:
3查看所有赞赏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