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什么不看好S800
今天下午是尊界的技术发布会,很多人都在翘首以盼s800作为中国自主品牌最高价格最高定位的车型之一,在华为极强的技术实力的支持下,会拿出什么样的黑科技支撑其百万以上的价格。也有很多人期待华为能用这一款车型,探索出一条中国自主品牌走向超豪华定位的道路。
很遗憾我要泼一盆冷水了。
前段时间s800亮相的时候我便写了一段,现在看来未免显得太过冗长,所以我以截图的形式贴在p1。然后剩下的部分,我尽量言简意赅。
第一,是产品定义上支撑点的明显缺失
第一点在下图有比较详细的叙述,在结尾我还会补充一些。

第二,是华子在过去几年对于智能驾驶的宣发严重透支了市场认知。
前两天和媒体朋友聊到头部ads的表现,很快达成的一个共识是,现在辅助驾驶的实际表现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期,而宣发更是如此。即便是几个月之前的老版本,也在宣发口上背负了自己本不该背负的责任。不管是发布会上“想撞都难”等骇人听闻的宣发表述,还是大嘴在作为半公域的朋友圈在法规边缘跳舞的“体验分享”,还是机构旗下kol饱和式矩阵式的过分宣发,都给市场认知蒙上了一层猪油般的滤镜,把消费认知和产品实际的能力边界的距离拉的越来越远。
这给ads4.0或者说所有下一代的adas版本的宣发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我叫它为“宣发透支”
当对当前产品的宣发超过了一定界限,让市场认知和实际产品之间有明显落差的时候,势必会影响下一代的产品更迭。60分的产品被吹成了80分,当下一代产品真的有80分的时候,你被迫只能吹到100分才能让市场认知到你的迭代。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的产品已经是90分的时候,留给你透支的额度还剩多少呢?
华子在这一块其实是有前车之鉴的。
从19年harmonyOS这一完全基于安卓的系统开始就一直和自研开源的openharmony做了很大程度的混淆。这在市场认知上营造了一个极大的幻觉,直接导致了如今harmony next的声量远不及预期,更是影响了开发者对原生鸿蒙的适配意愿:如果市场已经把harmonyOS认知成了原生鸿蒙,那我自然就没有必要为了原生鸿蒙重新开发移植了。
要解开透支困境也不是没有办法。要么在产品层面做出更大突破,可以透支的额度自然就更高了。要么就在宣发口找到新的tip,重写市场认知以巩固自己在市场直觉中的优先级。
目前来看华子的选择是第二条。
大嘴现在正在尽全力推进l3辅助驾驶的政策,务必拿下l3的第一家落地。一旦实现,国内的智能驾驶领域又会引来剧变。这毫无疑问是华子或者全行业继续透支adas的突破点所在。
第三,华子力大砖飞的营销在被质疑
过往这么多年,我对华子的营销虽然移植颇有微词,但从始至终我都信奉一个命题:无论什么产品,只要华子铁了心想卖,一定能卖好。
这一条命题在过去这么多年经过了无数次的检验,抛开例子比比皆是的手机行业,单看汽车行业先不说新m7的爆单,即便是最老的智障版问界乃至智选sf5,都取得了非常优秀的商业成绩。
但现在情况似乎不一样了。s7和s9似乎都没有被市场接受。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唯独不会是华子的市场决心和宣发的投入。相反的,s7和s9即便是对于华子来说营销投入都是巨量的。首先是动机上这两台车作为智选模式的扩张车型,一定需要比较优秀的商业成绩才能为智选模式做背书和打样,让供应市场深刻认知到智选模式的可复制性。然后是实际投入上,全渠道的曝光投入,独揽车展看板入口,巨量的顶级明星站台,顶流消费品的组合宣发,矩阵号的饱和式刷屏无一不彰显了资源投入的巨大。


但可以说是收效甚微。
s7一剑磨三遍,仍然持续扑街的销量,还是s9首发大定8000到现在似乎都没交完的反差,其实都让市场对华子的带货能力打了个问号,即便北汽内部对s9的市场表现是非常满意的。。。



放到以前,很多人会觉得即便s800的产品稍差,但只要华子愿意投资源,一样可以得到足够数量群体的认同。但现在华子的魔法似乎越发失灵了。
然后,是一些补充
前几天尊界官方预热了s800的底盘舒适度,也就是所谓的凌波微步。关于这一点我也写了一段放在了下图。重点其实是最下面的补充。我实在没想到话是这样以顶级科技为主要卖点的自主品牌定位在一百多万的车在2025年没有给到主动悬架,反而只用春秋笔法,定制测试,哗众取宠,违背科学的方式做营销游戏。

就当我和友商市场部的朋友笑谈说这ads4.0的价值真高的时候,昨晚工信部备案了一众新车,我惊讶的发现新款m9不止给到了赛力斯2.0t的超级增程,还在ads上给到了四颗激光雷达,毫无疑问是4.0的顶级规格。于是乎,s800最后的倔强也宣告破产了。。。我发了条朋友圈在p3。

最后,再随意聊一下。
为什么对s800这么关注呢?在知道这台车的时候我其实是非常兴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自主品牌只会也只能卖十几万甚至几万块的车。踏着新能源的东风,自主品牌的市场终于抬到了三十甚至四十万。在往上走甚至还有m9这样在50到60大杀四方的优秀产品。这应该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比自豪的事情。
但是再往上走,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做产品。十五万就可以买到面面俱到的家用车,三十万就可以买到顶破天的电驱,五十万就能买到绝对top级的智能化表现。再往上呢?到底应该拿出什么样的产品,才能让市场接受?
我太期待华子能给市场打个样了。
华子是中国市场最高端的品牌可能没有之一,还具备了极强的技术实力,和无比广泛的调研范围,以及top级的产品定义能力。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说如果自主品牌要做一款里程碑意义的百万豪车,几乎一定只能是华为。u8勉强算是成功,但更多有其独特生态位的buff加成。如果华子成功把价格卖上了七位数,这对于整个自主品牌市场都会是一记强烈的兴奋剂,势必会让这个已经被卷的破烂不堪的产业链看到新的希望。
我真的特别期待华子能在这一块做出一些比较有先进性,有指导性的探索。
但真的很可惜,就包括从供应链了解到的一些核心技术规格来说,可以说实在是让人失望透顶,唯一有点意思的是一个零重力座椅的安全性优化方案,聊胜于无吧。
下午的技术发布会,我很期待华子能用硬技术狠狠抽我的脸。
共勉。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