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鹿
2018-04-27

预见科技出行 GIIS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峰会
新出行社区 · 话题文章
很开心新出行能够给予我这个机会,参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峰会,与行业领军人物共享他们的视角与观点,就让笔者带大家看看探讨的热点吧!
图为零跑与其他电动车的车型对比

网约车的市场分为需求端和供应端,现需求端已有了强大的企业,例如滴滴、美团等;而市场的供应端还没有规范的管理,这导致供应端成本高,提供服务体验较低,效率低下。在这些市场问题下,车和家选择与滴滴进行合作,规范网约车的供应端,做运力供应商。
2018年到2025年网约车的渗透率会从3%到22%
最后车和家的SUV将会在今年年底与大家见面,明年上市,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啦。
新特汽车4月19号召开宣讲会,发布了公司的第一款量产产品,发布了第一款dos系统,同时发布了摩拜定制共享汽车。新特秉持融合创新原则,在未来选择与中国一汽进行合作,与中国银行合作即将推出汽车银行,让我们期待一个更美好的新特。
英伟达从十年前就开始了自动驾驶得研发工作,自动驾驶中有四个环节必须需要AI技术的打造才能实现端到端的驾驶平台:
一是collect data,如何让汽车采集到正确的数据让车去进行训练,正确的数据才能保证行驶的安全;二是train models;三是simulate;最终实现drive
英伟达推出了针对不同级别的不同的驾驶方案
Drive Xavier可做到检测车内驾驶人员的状况:是否疲劳驾驶,同时可以检测到车道线,帮助驾驶人员找到安全的驾驶区域
激光雷达像是一根拐杖,自动驾驶必须完美解决全天候被动光学图像识别问题
激光雷达数据非常庞大,但有用信息很少。在这样一个大市场下,眼擎科技的目标为做出人眼精度的成像质量,将0.2的买家秀变成2.0的卖家秀。
目前自动驾驶的成像标准:120Db=人眼动态范围,自动驾驶视觉的最大痛点为:动态范围严重不够,导师不能适应复杂光线。
eyemore成像引擎芯片架构

殷建红先生表示汽车安全是汽车行业永恒的话题,公司将致力于驾驶中的安全服务。

梯次利用:高速车替换下来的电池交付给低俗车继续使用
最后6月16日红星汽车即将召开新车发布会,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下。


我们正处在巨变的前夕,由于技术的变化未来会变成什么样?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谈话中表明汽车的电动化会使造车的门槛逐渐降低,未来出行量一定会增加,但个人市场需求会逐渐下降,售卖模式将逐渐从B2C转向为B2B。
感知-建模-决策模型:
希望构造一个平台,让更多的开发者能够使用。



- 上午九点一刻,亿欧公司副总裁兼亿欧智库研究院院长由天宇先生做主办致辞
- 九点二十,智慧出行的“研发原力”——零跑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朱江明先生带来案例分享

先生是90年浙大毕业的高材生,其于93年创立了大华公司,于2015年7月创立零跑汽车

大华公司为零跑汽车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谈话中朱先生总结公司在过去的34个月里,完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规划了三个电动车整车平台;其次,设计了3个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三电”系统、智能网联系统、自动驾驶系统;并取得了92项专利;最后,公司整车工厂预计在今年10月份落地浙江金华。
谈电动车市场:现在中国的电动车市场需求大,至少还有五六亿的需求数量,这是零跑进入电动车行业的一大原因。

同时零跑将在今年推出第一款电动车,今年三季度接受预定,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开始行动了;在明年的会相继推出新的电动车款型。
让驾驶更轻松,让出行更美好,期待零跑亮剑。
- 九点四十五,游侠汽车董事长卫俊——电动汽车将会迎来的两大阶段

卫俊先生在谈话中表示电动汽车会经历两个特别重要的阶段:
一阶段在2020年—2025年,卫董事长认为现阶段的电动车都是有待完善的,直至这个阶段电动车才会迎来真正的成熟期; 二阶段2025年无人车商业化会到来,预测到2025年电动车的会占据市场比例的三分之一,共享租赁是未来几年行业发展的趋势。

自动驾驶会让用户的出行习惯发生彻底的改变,汽车行业是一个以五年为一个周期的行业,十年的时间对于汽车是很短暂的时间。最后游侠表示会在超级充电方面投入一定的注意力,在2020年前游侠只制作销售一款产品,把产品做精做细,在2020年能够交付一款用户体验非常好的产品,在之后能够交付更加智能高端的产品。
- 十点一刻,车和家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整车交易变为服务交易


沈总认为我们现在正处于汽车1.0时代-工业革命时代,即将迎来2.0时代-电动驱动+智能互联的阶段,到了3.0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汽车市场将不再是车的交易,而是服务的交易,产品从一个实体单一销售变为一个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服务销售,时代的关系并不是替代而属于叠加。

美国/中国出行市场私家车、然后网约车的现状
中国的自持车成本比网约车高,打滴滴的综合成本在2.5元/公里,而在美国打uber是没有买车划算的。等无人驾驶和电动汽车成熟,使用成本中国会降至1元/公里,没过到2.7元/公里,无人驾驶会让汽车使用车本迅速下降。


共享汽车的最大市场在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会直接跳过私人购车时代,直奔共享汽车阶段

车和家创始人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思考,政府该如何去调节网约车进入市场

- 十点四十,新特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EO先越——船要过硬帆要好
新特是在贵安新区由社会资本和政府资本合资的公司,投资额度200亿,先越认为造车是一个孤单的里程,汽车行业就像一个帆船制造,智能化是汽车的帆,而安全是汽车的船体,帆大船快,硬件质量过关则船稳,因此船要过硬帆也要好。

- 十一点,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张建中——如何用芯片提高智能驾驶系统





- 十一点二十分,亿欧智库高级研究总监张帆——亿欧科技出行报告

亿欧智库是输出产业研究只会,提供企业解决方案,在过去撰写了一些列的从医疗到汽车行业的研究报告。本次科技出行报告以及本场科技出行分享大会的举办,为了汽车行业的产业链的更好的发展。
报告主题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变革汽车出行,报告中指出未来的科技出行具备的特征有以下四个: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网联化。城市出行将从清洁能源与共享交通系统逐步过渡到无缝出行的自动化交通体系。
文章末尾有二维码提供扫描可查看完整的《2018科技出行研究报告——智能网联与新能源变革汽车出行》报告。
- 十一点四十,圆桌会议一——从新政策、新科技、新数据等创新变量,看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王晓明,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执行秘书长李阳
北汽集团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荣辉以及主持人亿欧汽车周到
晓明先生表示,中国已出台相应的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战略,国内有相关的政策支持。
荣辉先生表示国家每出台一个政策说明两件事:一是这个事已经发展起来需要政府监管,而是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政府来制定规则。现在就是一个智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期,汽车企业要把握好这个时期开始汽车的升级革命。
国家大数据联盟是由多个汽车企业以及国家政府共同成立的数据平台,其表示我国在未来三方面有发展:一是底层芯片开发平台,二是汽车企业模式与业务的创新,三是智能化。
问:您是怎么看待国内企业的呈现特点?
李阳:新能源研发板块,现在有很多的外资企业与联盟进行数据的交流,介入的国内外企业共有一百多家,车辆研发即将迎来非常激烈的竞争时代。在未来,联盟希望成立质量评估体系,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力是必须要提升的东西。
汽车的数据非常的复杂且庞大,一是汽车零部件的数据,二是运营企业效率的提升数据,三是驾驶员行为的分析数据。通过数据或者研发,最后的目标都是为了做出优秀的产品,希望未来的发展中建立融合的数据库。
- 一点四十,由眼擎科技创始人兼CEO朱继志——成像引擎芯片:突破自动驾驶120db的瓶颈的讨论




传统的8位架构导致动态范围大幅丢失

自动驾驶给芯片产业带来的巨大影响



DX120成像方案,2015年8月开放样品申请
历史原因导致日本公司垄断了高端成像技术,如果日本公司生产的是6.0的成像机,则国内生产的为2.0的成像机,汽车搭载成像机为1.0。而相机是自动驾驶的测量设备,这就需要可以将各种环境分辨识别出来,现有的相机还需改善。
成像引擎技术在近几年来未得到大的发展,限制因素非是技术的不成熟,而是成像技术的架构限制了成像技术的发展,要提高成像技术,则需改善架构本身,这是一段新的征途。
- 两点零五分,翼卡车联网创始人兼CEO殷建红——安全是汽车行业永恒得话题



翼卡的服务聚焦在某一特定场景下,提供驾驶行为报告、用户行车周报告以改善驾驶行为。同时投资了800万资金进行设备升级、人工智能化以及可视化的服务后台。

翼卡创业团队
- 两点二十,多氟多总经理、董事、红星汽车董事长李凌云——全产业链思维

问:如何打造一款成功的汽车?
答:用户体验=成本+智能

公司希望通过全产业链信息在各个环节的快速流通,减少成本,同时多氟多设计了太阳能、半导体业务,公司为相关企业提供相应的材料。多氟多在网约车、分时租赁、自动驾驶方面都进行了投资,希望得到相应的数据,去研发在成本不增加的情况下增加产业链的定制服务。其中红星计划造出客户感知刚刚好的汽车(接受定制汽车:你需要的我刚好有):小型国民车、超预期的高性价比、刚刚好的智能化汽车。

- 两点四十,圆桌会议二——智能网联汽车的软硬件协同设计

360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实验室主任刘健皓、伟世通亚太(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克坚、
PonyCar创始人兼CEO刘逸洵、亿咖通(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智能移动事业部总经理李璞以及主持人智能互动集团董事长庞义成
生产方面有以下三个方向的改变:一是主机厂,主机厂将从传统主机厂变为出行服务商;二是配套厂;三是互联网公司。
问:各位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未来五年的中国汽车出行市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刘健皓:中国的趋势智能、网联,共享,电动,分时租赁逐渐成熟,在一二线城市拥有相关政策,推动了电动车的发展,在2020-2025年,共享汽车会逐步成为出行方式,改变市场的出行方式。
刘逸洵:一是共享单车出行,二是网约车出行,三是共享单车的出行。中国现在小汽车的闲置到了56%,这表示共享汽车➕网约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路程5km-10km的范围内,是最优先的出行方式。
问:智能汽车发展对传统汽车产生什么影响?陆:传统汽车会增长,但已经缓慢了。
共享汽车和网约车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有司机一个没有司机;更大的不同在于目前快速发展的智能驾驶技术以及共享技术的迭代。
- 三点二十,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从资本市场,看科技出行市场的终局——无人驾驶新方向

在过去三年半,明势懵懵懂懂走过来,坚定无人驾驶是继互联网和手机智能终端后的又一个发展方向。

3.0时代是里程交易➕智能服务交易
滴滴与车和家谈最多:未来出行的汽车该怎么设计?


现作出的电动车的能源转换率远远无法满足需求。中国做的比较好的公司能够做到6:2:2,特斯拉能做到电池能量密度的8:1:1。这是我们有待加强的板块。
- 三点五十分,北汽集团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荣辉:无人驾驶新世纪的趋势预判

- 四点十分,景驰科技副总裁张力——无人驾驶的全球化机遇的趋势预研



中美两国领跑无人驾驶,中国民众对无人驾驶的认可度和可接受度高于美国

每年出现的500w交通事故里有很多原因为人为原因,例如酒驾、超速、疲劳驾驶等,而有了无人驾驶之后,这些问题将大大减少。
- 四点三十分,地平线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算法副总裁黄畅——案例分享


- 四点五十,蔚来软件开发(中国)副总裁庄莉——用产品的方式看待汽车

在互联网行业各产品的核心体验,如google的search体验:找得到你想要的东西;gmail解决的核心为:再也不用担心邮箱空间不够。用户永远只为优质的体验买单,放到电动车行业,还存在很多用户宁愿去碰运气买燃油车,也不愿意购买只用等两三年就可以买到电动车,这说明电动车的行业还不够成熟,用户体验无法满足。

技术研发的坎领导了整个产品走向的做工,蔚来认为产品导向的用户体验必须要理解人性,置身场景去思考去寻找,提高体系化效率以及不断寻求技术的边界持续学习,通过用户数据的反馈不断优化用户体验。
- 五点十分,圆桌会议三:新资本对话,预见科技出行的下一个风口

蔚来资本合伙人张君毅、华兴新经济基金董事牛晓毅
Neuron电动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紫辉创投创始人郑刚以及主持人亿欧汽车子公司负责人杨永平
牛晓义: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了蔚来、车和家等企业,在产业中进行布局。目前中国已经从市场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创业是有机会的。
张君毅:汽车公司是需要循环投资的全面盈利需要一个周期,但回报是可估量的。
郑刚:成本控制非常重要。
最后编辑于 · 2018-05-01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