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车实验室
2019-01-14

为什么说:电动车的制动系统工作起来像“全职保姆”?
新出行社区 · 话题文章

随着电动车逐渐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很多人都对它的驾乘感受有了深入了解。相较于汽油车,电动车在制动/刹车时(能量回收功能)有着明显不一样的感受,于是不少网友提出:电动车不踩油门就是刹车,那么这个说法正确吗? 针对这个问题,EVLAB邀请到了擅长驾驶性评价和动力系统标定的工程师Notsofat先生来为大家讲讲:1)电动车刹车系统与普通汽车的区别所在;2)“不踩油门就是刹车”的说法是否正确?



· 要不要进行电机制动/能量回收,
· 制动力大小/能量回收强弱,
· 结合自适应巡航功能、前车距离之后怎么调整制动力,
· 与刹车系统的配合,什么时候停止制动。
一句话,对于EV,要既要照顾驾驶员爽不爽,也要考虑电池的感受,再来决定制动能量回收怎么弄;对于HEV,还要考虑发动机的油耗,电机与发动机的匹配,以及扭矩协调问题,想想就头疼。
而关于“不踩油门就是刹车“的说法是否正确?答案是部分对。
按照能量回收的思路,市场上简单粗暴地分为两个流派:
· 以宝马i3为代表的单一踏板流,即虽然有刹车踏板,但是只要你松开加速踏板,i3就尽可能去进行电机制动,就像踩下了踏板一样,制动强度达到基本不用踩刹车,而且能实现车辆完全停下来。说实话,我很不喜欢,并不是我太保守非要按照传统内燃机车那一套,而是单一踏板的方式有点反人类,如果想维持车速就要一直把脚压在加速踏板上,好累的哇?
· 稍微松开,车辆就像踩了刹车。你可以想象在城市拥堵中要小心翼翼压着加速踏板,根本没有丢开自由滑行喘口气的间隙。即使调到轻度能量回收模式,制动感依然很强,其它车企无出其右。有人说特斯拉也是,我不同意!特斯拉的驾驶模式跟能量回收模式的匹配做的比较好,风格比较统一。
· 特斯拉、腾势、奔驰、比亚迪、上汽等,虽然有丢加速踏板的电机制动能量回收,但并不执著于单一踏板。通过调节能量回收的强度,可以实现相对强和相对弱的电机制动。这些车除非调到最强,否则不踩加速踏板也不等于刹车。当然,很多车也可以完全关闭电机制动,我电多,管得着么?
制动能量回收2.0
此处应有无人机飞出的gif,如果没有,请自行脑补

· 在制动能量回收的逻辑上,不仅仅考虑当前行驶工况(驾驶模式、车速、踩踏板操作)、前车距离、巡航,综合考虑了道路情况、整个行驶路线,可以实现更智能更高效的能量管理和能量转换。
· 这个功能的实现,需要导航和地图信息,需要摄像头辅助。比如前方上坡、下坡、弯路、山路、限速标志、路况等。整车控制器得到这些信息之后,根据不同的控制策略,规划行驶过程中的制动分配。如果前方更低限速或者需要减速转弯,可以提前进行制动能量回收,驾驶员少用刹车;如果前方更高限速,尽可能不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尽量避免马上又消耗电能加速。
· 听起来很玄乎的技能,保时捷在Mission E上“biu”一下,放出无人机侦察前方路况并实时反馈给车内控制器的神技,也是一样的思路(当然也有驾驶安全等方面作用)。买车还送无人机,好超值!


· 奔驰的新技术会在仪表盘上有提醒驾驶员提前松开加速踏板的提示,同样是基于能量转换效率的考虑。
· 对于“下坡溜车怎么办?”这个各位不用担心,即使是单一踏板流的宝马i3,也有制动踏板。下坡时电机制动力更大,辅助刹车,不用担心溜车问题。
▽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后编辑于 · 2019-01-14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