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典试驾 ID.3:它是谁的终结者?高尔夫还是 Model 3?
编者按:大众的电动攻势已经开始席卷欧洲,领衔的正是 MEB 平台首作 ID.3。这款电动小车在欧洲的订单成绩不俗,我们也对它的表现非常好奇。
正好,我们在知乎上的一位朋友@仓皇北顾,他最近在挪威试驾了 ID.3,并且发表了非常详尽的感想。今天的文章我们一起来看看大众的纯电先锋,成色到底几何。
2020 年 9 月,是第三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大家都知道,特斯拉喜欢在季末搞突击交付,往往会在季末这个月成为销售冠军,挪威这个电车模范市场也很少例外。
但这个月 12 号,大众开始在包括挪威的几个欧洲国家交付 ID.3,短短18天时间,大众就向挪威客户交付了 2000 辆 ID.3 首发版 1ST,轻松夺冠。挪威乘用车市场 9 月份纯电渗透率也借此一举突破 60% 大关。
一转眼,ID.3 就成街车了。

这么火的车,当然要去试驾一下。
话说这天傍晚我来到本地的大众代理,门口停了 8 辆供试驾的 ID.3。这家代理在本地有两家门店,相距不到 10 公里,覆盖人口大约不到 50 万,这么多试驾车,还真是火!

进得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辆高尔夫 8 和一辆经典甲壳虫,然后便是三辆各种姿势的 ID.3。
简单四个字概括,就是三代同堂!


然后还有一块大展板!据称 2021 年 1 月份,大众即将开始在挪威交付 ID.4 的首发版 1ST。

铺垫得差不多了,拿了 7 号车钥匙出发。

首发版 ID.3 的正式名字叫 1ST,统一配备 62 度电池组(可用容量 58 度),最大充电功率 100 千瓦,车载充电器功率 11 千瓦,满电 WLTP 续航 420 公里。
ID.3 全系为后驱。
首发版之后将会推出 48 度和 82 度的另外两个电池版本,48 度电池版本最大充电功率只有 50 千瓦。而里程方面,48 度为 330 公里,82 度为 550 公里(WLTP)。
首发版 1ST 也有三个不同配置:
起步版 ID.3 1ST,355600 克朗(25.6 万元)
中配版 ID.3 1ST PLUS,407700 克朗(29.34 万元)
顶配版 ID.3 1ST MAX,455900 克朗(32.8 万元)
不久前还在售的电高尔夫最终版要价不到 30 万克朗,而 62 度的 Leaf 售价也已经下探到 30 万克朗出头水平,ID.3 相比的确贵了不少,但这也符合大众在挪威一向的定位。
另外,大众还送了首发版客户 2000 度的 IONITY 免费充电额度。
我从销售那里了解到,首发版 1ST 一共生产了 32000 辆,挪威分到了 10000辆,已经卖了 8000 辆,年底前交付压力很大,但是痛并快乐着。
我拿到的 7 号车是顶配的 MAX 版,ID.3 可选的配置都配齐了:
全景天窗
20 寸轮毂
LED 矩阵大灯
无钥匙进入
前排电调座椅
前排按摩座椅
两区空调
踩刹车后引擎自动启动
抬头显示 HUD
自适应巡航 ACC
车道保持 LKA
拥堵辅助 TJA
碰撞预警和紧急刹车 FCW 和 AEB
氛围灯
手机无线充电等
但遗憾的是没有 360 度全景图像,只有后摄加前后传感器,尾门为手动,后备箱隔板也是普通两厢车常见的挂绳式。
另外,除了上面提到的驾驶辅助功能之外,大众对 ID.3 的智能化水平也未作太多渲染。想来,这不是大众目前擅长的领域,暂时做到业界中等水平,慢慢再追赶吧。


车内空间还不错,由于较短的前后悬,和较长的轴距(2765mm,仅比欧洲版帕萨特短 26mm),后排腿部还挺充裕。


而且地板几乎全平,对第 5 个乘客比较友好。但随后会推出的 82 度电池版本,全车只能提供 4 个安全带,也就是只有四座,82 度版据说也不能提供全景天窗。
可以看到 ID.3 的尾门设计和高尔夫 8 如出一辙。

短暂试驾后,我大概有这么几点印象:
·操控灵活,有高尔夫的感觉,而且由于车重较大,高速驾驶 ID.3 更有信心。·驾驶质感符合对一辆主流大众车的期望。
·空间比高尔夫大,坐姿比高尔夫更高,座椅也很舒服,尤其是后排。
·内饰终于有了一点新意,可以看到和高尔夫8有很多相似的设计,做工也令人满意。
·实体按键触感很好。触摸屏反应灵敏,分辨度也比较高。
·隔音做得不错,即使是 20 寸轮毂。
·B档能量回收时刹车的力度感觉较弱,这取决于大众的调教策略。
·经济 ECO,舒适 Comfort,运动 Sport 驾驶模式之间区别不明显。
·加速性能还不错,官方数据 7.3 秒。我个人觉得完全够了。
·驾驶辅助系统我仅试了 ACC 和 LKA,没有什么问题。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一辆并不存在的高尔夫嘉旅的性能版?
试驾部分到此结束,接下来是键盘侠部分。
ID.3 并不是大众集团第一款电动车。奥迪品牌从 2019 年夏天就开始向客户交付基于 MLB evo 平台的 e-tron,保时捷品牌也从 2019 年底开始交付基于 J1 平台的纯电轿跑 Taycan。
即使大众品牌本身,ID.3 也不是挂 VW 标的第一款电动车。
大众早在 2013 年便在欧洲市场推出了基于小型车 up!的油改电产品e-up!,同年稍晚些时候,纯电版本的 e-golf 也上市销售,两款电车经过多次迭代,至今仍在销售(e-golf 将于 2020 年底完全停产),累计销量已差不多达到了 15 万的水平。

但这的确是一个值得大众纪念的里程碑,ID.3 的名字寄托了大众对这款车的期望: 继甲壳虫和高尔夫之后的第三乐章!
ID.3 是大众第一个纯电平台 MEB 的第一款车,从 ID.3 开始,大众将基于 MEB 平台推出一系列产品:
ID.4,中小型 SUV,2021 年初即将开始交付。
ID.1,微型车 e-up!的替代者,预计 2023 年上市
ID.2,紧凑型SUV,预计 2023 年上市
ID.5,中级轿车及旅行车,预计 2022 年上市
ID.6,中大型 SUV,预计 2021 年上市
ID.7,7 座小面包,预计 2022 年上市






而大众旗下的其它品牌,也即将于 2021 年开始在欧洲市场交付基于 MEB 平台的车型:


大众的 MEB 战略的覆盖面非常大,从小到大几乎不留空隙。而且产品线设计也充分体现了大众的全球市场野心。ID.3,ID.1,ID.2,ID.5 旅行版和 ID.7 占领欧洲主场,ID.4,ID.5 轿车版和 ID.6 则面向中美欧三地市场。
目前全球汽车市场的电动汽车渗透率,除了 530 万人口的挪威超过60%之外,其它国家地区都还远不到两位数百分比,几乎占据美国电车销售半壁江山的加利福尼亚州也只有 8% 的水平。
因此,市场上可供销售的电动汽车的绝对数量还是远远低于燃油汽车,空白还很大。
在新势力颠覆游戏规则之前,传统车厂中谁能站出来,填补这个空白?
对此,过去 20 年醉心于混动技术的丰田似乎仍然没有完全下定决心。
大众虽然动作也不太快,但在谨慎尝试之后,终于还是开始用它自己的方式交出了答卷。
第一份答卷 ID.3 作为一款两厢车,和高尔夫一样,注定了不会在中美市场有什么表现,也许大众根本不会把 ID.3 投放中美市场。
但在大众的基本盘欧洲市场,在近期欧洲各国新能源政策利好的刺激下,ID.3 极有潜力成为大众的新"神车"。
我们已经观察到,电车汹涌的挪威市场上,电高尔夫销量过去几年已经远超燃油版。
接下来几年,欧洲中产家庭的第二辆车置换计划中,ID.3 极有可能取代高尔夫 8 成为第一选择。
ID.3 要终结的对象,首先就是前辈高尔夫。
但排在第二顺位的 Model 3 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压力。
2020 年 10 月 17 日,Model 3 在挪威市场下调了售价,并再次推出 0.25% 的贷款利率。标准续航版从 430900 克朗降至 399900 克朗(28.78 万元);长续航版从 484900 克朗降至 449900 克朗(32.4 万元)。

目前的主流电动汽车产品,除了挪威以外,总体上还是面向细分市场。买家大多是喜欢尝鲜,容易接受新事物,且相对不差钱的那一小部分人,因此智能化成为电动汽车产品扬长避短并取得突破的一个重要卖点。
但剩下的不喜欢尝鲜,不容易接受新事物,对价格也较为敏感的那大部分人呢?
一款国民车 (德语 volkswagen) 应该是什么样的?
ID.3 的智能化水平也许还不够理想,但作为国民车高尔夫的替代者,作为一辆精致的 volkswagen 两厢车,差点意思的智能化真的那么重要吗?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