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别补能焦虑?五大车企补能体系大对比
补能体系的建立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到来,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
布局充电设施同样也是国家大举发展新基建之一,而较为全面的补能体系也能为车企带来更多品牌独特的优势,包括政策带来的红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用户的体验,提高服务保障等。
而作为更具前瞻性布局,包括换电、超充系统、还有下一代 800V 架构技术等,也将带领我们真正达到“燃油时代补油”速度,大大缩短充电时间提高效率。当下我们以五家车企为例细数现如今部分主流品牌构建的补能体系表现如何。
蔚来:构建最为全面的补能体系
“Battery as A service”,蔚来开创式的将电池作为品牌服务的重要风向,也成为了现如今市场补能体系布局最为全面的车企。蔚来将充电布局划分为常驻地、用户可 DIY 以及一键加电三个大项。

1.7kW/20kW 常驻地充电桩
其中 7kW 家充桩 以及 20kW 家用直流快充桩作为常驻地项目,旨在解决用户以固定地点的补能问题。7kW 家充桩现如今已经更新至第二代,作为新用户则是免费升级安装的。而 20kW 家用直流快充桩相比前者,最直观是在功率上的提升,可达到三倍速度。

根据官方数据,20kW 直流快充桩将 20% 电量的电池充至 90% 电量,最多可节省 6.5 小时,与 100kWh 电池包使用时,只需 3.5 小时,此外还新增有预约充电、更匹配通用、可升级等功能。目前安装的要求需要具备 380V 三相供电条件。

售价上全新安装价 1.68 万元,现有家充桩用户优惠价为 1.58 万元,首桩权益抵扣价为 9800 元,可与其它符合国标快充的电动车型通用,功率基本能达到一致。
2. 用户自行DIY:补能规划/换电站/超充桩
用户可自行 DIY 也就意味着这是蔚来提供给用户可多元选择的充电场景选择,用户可在长途、时间效率、自行规划路线等场景做自行选择,其中包括蔚来、加电 APP、换电站以及超充桩。
APP 可实现充电地图、扫码加电、路径规划以及社区等板块,可帮助用户解决距离规划、充电桩可用性两个痛点。
蔚来推出的“可充、可换、可升级”下,换电成为实现该服务的重要途径,截止至今日蔚来已经布局 165 座换电站,目前蔚来正在布局第二代换电站,并将于明年新增 300 座 ,而北京地区将会新增 20 个以上。伴随着 BaaS 方案的落地,也将迎来最后的闭环。

而在超充站布局中,目前蔚来采用的是最大 180kW、250A 的直流快充桩,可实现 20%-80%需 30 分钟的补能速度,支持即插即充与扫码充电,具体费用可以参考蔚来 APP。而部分的超充站可支持免费停车占位服务,目前超充站可以适配其它车型。

截止今日蔚来已经布局 87 座蔚来超充站,蔚来也强调通过更多投资方的加入,布局上也会加快,根据此前信息目前许多物业表示希望与蔚来合作共建换电站,而蔚来也将在充电桩旁边建造换电站,可以有效解决部分用户用户充、换电的等待等问题,将会有多元补能方式可选。
3. 一键加电
用户可通过 APP 下单可以有蔚来服务专员上门取送车并代客加电,当然也可以由充电车到达现场提供加电,可提供 24 小时、超过30个城市的服务辐射范围。

特斯拉:超充成为关键布局
1.7kW/11kW家用充电桩
此前特斯拉为旗下所有车型都标配了一个家用充电桩,使用的是 220V 的电压,而在2015年第三季度特斯拉逐步提供了高功率的家用充电桩选择。

目前特斯拉的家充桩采用的是第二代壁挂式充电连接器设备,需要用户自行选择家庭充电服务包,售价 8000 元,服务包包括了充电器以及 80 米基础安装,服务商在收到充电桩后会与用户约定时间,进行上门安装与调试。
而选择家充桩则可以申报 220V、380V 电源,前者充电功率 7kW 后者可以达到 11kW,部分车型可以达到 20kW,在充电稳定以及充电效率上都会比前者更高。而在计费上部分地区还可以采用峰谷电价(以下车型同理)。
2.目的地充电
目前特斯拉在酒店、餐厅和购物中心等地点布局目的充电桩,这些充电站的选址通常在餐厅、购物中心、酒店、写字楼、度假村等可以停留几小时或几天的场所。
目的地充电桩所选用的设备与家充桩相同,但功能属性上略有不同,目的地是服务于用户“按需补能”,不必到补满状态。

该模式下,用户、地产开发商以及特斯拉都能达到双赢,开发商能够利用充电桩“导流”,从中吸引用户,而用户则能够达到补能的目的,特斯拉也由此构建了一种庞大的充电网络生态系统。
3.超级充电桩
伴随着特斯拉车型体量逐步增大,特斯拉也逐步从目的地充电桩部署向超级充电桩布局过渡,满足现如今的补能压力。
目前特斯拉的 V3 超级充电桩采用了全新架构的超充方式,可支持最高 250kW 的峰值充电功率,部分Model 3 车型充电 15 分钟最高可补充约 250 公里的续航电量。而 V3 后特斯拉也在 V2 超充桩内升级技术,目前最大功率可以提升至145kW。

根据新出行对 V3 的实测,搭载松下电池的进口四驱长续航版 Model 3 从 30%-80% ,时 22 分钟,峰值充电功率最高,达到 234kW,20%-100% 的用时 54分钟。
搭载 LG 电池的国产后驱长续航版 Model 3 从 30%-80% 用时 34 分钟,20%-100% 的用时 69分钟。
截止到 12 月 6 日,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布局超过 2 万根超级充电桩,中国地区则建成超过 540 个超充站以及 718 个目的地充电站,覆盖了超过 280 个城市。

目前特斯拉也强调会在中国扩大充电网络来提高服务水平,根据特斯拉规划,特斯拉将投资4200万人民币在上海新建一个生产 V3 超级充电桩的工厂,计划在 2021 年 2 月份正式建成。产能为 1 万支/年。预计到 2020 年年底,国内将会建成 659 个超级充电站(约 5000 支)以及超过 2000 个目的地充电桩。
小鹏:布局具特色的超充服务
7kW/11kW家用充电桩
与特斯拉相同,小鹏同样提供壁挂式家用充电桩服务,且属于随车赠送,不需要用户单独购买。其中家充桩则可以有单相220V、三相380V电源可选,前者同样充电功率为7kW后者可以达到 11kW。

超级充电站:
与特斯拉不同的是,小鹏建设的超充站可以兼容其它品牌车型使用,每个小鹏超级充电站中可以配备4-10个超充桩,其超充桩为两个桩为一组的管理方式,每组充电桩的最大充电功率为 180kW。
其中单枪可实现最高 120kW,平均功率可达 90kW,充电枪的最大输出电流为 200A,未来扩展能力最高可达 500A 电流、300kW 功率。

另外小鹏还与充电站所在停车场方签订协议,前来充电的客户可以享受最高 2小时免费停车,并且在每个充电车位都设计了智能地锁。用户只能通过 APP 扫码方能解锁停车。
今年就九月小鹏汽车官方宣布为车主开放免费充电服务,为前往指定充电站充电的小鹏汽车首任非营运车主,可享受每辆车每年 3000 度电的终身免费充电服务。
而超级充电站不止于小鹏自建的充电站,还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特来电、星星充电、小桔充电等第三方充电网络运营商。目前小鹏超充站已经在 64 个城市里推出,自营超充站已经布局 159 座。
第三方充电网络:
目前小鹏 APP 也通过接入第三方充电桩来满足充电网络建设,根据小鹏汽车官方消息,截止 2019 年小鹏已接入了全国超过 20 万根第三方充电桩,覆盖国内核心城市与道路,并且支持小鹏汽车APP 扫码充电。
保时捷:800v超级充电站
目前保时捷是作为传统车企里在充电布局中较为完善的企业,虽然目前保时捷唯有 Taycan 一辆纯电动车型,但其在国内有推出家用充电、包括目的地充电、保时捷专属超级充电、合作公共充电网络在内的尊享充电、代客充电以及尊享短租等服务体系。
7kW/ 11kW /22kW家用充电桩
目前保时捷的家用充电同样标配了上门勘查和安装家用充电桩,包括单相220V、三相380V电源可选,前者同样充电功率为7kW后者可以达到 11kW 以及选装的 22kW。用户都可以利用手机 App 来追踪、查看申请与安装进度。

公共充电网络
保时捷也通过接入第三方网络的方式扩充网络布局,目前包括星星充电、特来电以及国家电网等都属于合作范围,在2020 年第二季度保时捷整合了全国超过 200 座城市中超过 20 万根第三方充电桩,渗透率已超过 90%。
目前公共充电网络主要布局在核心商区、重要交通枢纽、地标性建筑以及高速网络等。用户通过 APP 可以在这三家充电桩上进行扫码充电。而且车主 APP 可以绑定支付宝,充完电之后直接进行无密支付更方便。
目的地充电桩
目前保时捷采用的目的地充电桩是功率为 11kW 的交流充电桩,0%-100% 的充电时间大概需要 9-10 个小时,目前目的地充电桩可以服务保时捷家族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型的用户,除了在国内保时捷也在欧洲内推广,从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一直延伸至东欧地区。

保时捷在中国计划 2020 年底将覆盖 50-150 家酒店,目前辐射范围在高端酒店,目前车主可以利用 App 搜索桩位可以即插即用,并且无需付费,车位也都是专属车位。
保时捷400V/800V超级充电站
保时捷 Taycan 采用了 800V 电池架构,其中电池系统采用 800V 高压,包括电驱动、电力电子、充电系统等也都采用 800V 电池系统,目前 Taycan 的最大充电功率为 175kW,仅高性能蓄电池升级版支持,其他版本为 145kW,在理想状态下充电时充电时间从 5% 到 80% SoC(充电状态)为 22.5 分钟。
而 400V 超级充电桩,在功率为 100kW 的直流充电状态下 5%到80%的充电时间则为 47分钟。

目前保时捷独有的 800V 快充桩由于 800V 电压对电网的要求较高,仅在保时捷中心建成,未来将计划在所有保时捷授权经销商安装,今年年底,将有 90% 以上的授权经销商配备“Turbo充电桩”。
而 400V 超级充电桩则重点在高端商圈以及交通枢纽等重要地区布局,2020 底计划在上海、北京、深圳和杭州 5 个城市布局 67 个充电站,保时捷明年将在 60 个主要城市的 400 根 Turbo充电桩以及超级充电桩。
大众:明年底实现 5 公里内必有一个充电站
7kW/11kW(预留)
目前大众 ID.4 采用了集成式的交直流充电口设计,布置于新车的右后方位置,其中交流充电功率为 7kW 同时做了三相交流充电 11 kW 的技术预留。

根据官方介绍大众的 SVW 智能墙盒带 4G 和蓝牙功能,可以实现唯一可用、即插即充、远程监控、预约充电、电流可调节、多样化的充电状态显示等功能。
公共充电桩
目前大众同样也通过 APP并入了公共充电桩体系,目前 ID.4 与中国主流的充电桩运营商做了相应的兼容测试,包括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等,兼容的充电桩型号有近 90 款;其中包括国内一二线城市 90% 覆盖面的公共充电站。
现如今可兼容的有超过 20 万根公共充电桩,能够实现查找、导航、充电、付款、发票的一体化。
120kW 直流充电桩
目前大众和CAMS充电开发大众专属的充电网络体系,目前布局的 120kW 双枪直流充电桩,目前暂时仅开发给一汽大众使用。
今年9 月大众与 CAMS 首个超级充电站落地,全部采用 120kW 大功率充电桩,而大众汽车的用户通过CAMS PLUS App可以享受自动抬杆(充电车位前)、即插即充等专属充电服务。
支付方式上充电完成后系统自动从用户预支付的账户中扣除充电费用,实现无感支付。

开迈斯(CAMS)已经在北京、成都和深圳三座城市布局了 40 座超级充电站,并计划在年底前,在全国 16 座城市建立 255 座充电站,包括 1800 个双枪直流充电桩。
此外 CAMS 将在 2021 年底超充桩规模将超过 3000 根,超过 6000 个车位,并将覆盖 25 个城市,饱和覆盖 7 个电动车核心城市,实现 5 公里内必有一个充电站。未来还会布局 180kW 的直流充电桩,预计在 2022 年,推出 300kW直流充电桩。


补能网络体系的建设同样关乎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规划,而多元的充电设施也与企业自身的技术发展相挂钩,提升充电效率也成为新能源市场的加速竞赛。
未来补能网络的建设也将与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并驱,也将成为下半场车企竞争的关键筹码。
- 车系详情
- 配置参数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