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0km 续航?电池技术引争议
新能源汽车总有新故事,在刚刚过去的一周,蔚来、上汽智己、广汽埃安陆续宣布,将推出续航超过 1000 公里的纯电动汽车,高续航里程军备竞赛上演。
事实上,电池材料创新是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长时间努力。同时,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需要平衡比能量、寿命、快充、安全、成本等相互矛盾的性能指标,难度极高。

业内人士分析称,三个品牌的技术方法虽然并不相同,却都选择在尚未量产落地前提早宣传,这场突发的 1000km 续航竞赛,背后透露出业内为抢夺先机,在营销层面过度炒作的不良风气。不过,也有人认为,这场来自动力电池产业的轮番炒作,有望进一步倒逼主机厂和供应商加码技术研发,推动产业发展。
01、技术领先还是过度炒作?
目前宣称将推出 1000km 续航电动车的三家车企,采用了不同的路线,对材料进行创新,分别是蔚来的“无机预锂化碳硅负极”半固态电池、智己汽车的“掺硅补锂”方壳电池以及广汽的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
不过,这三条路线想要实现商业化应用都存在难度。1 月 9 日,蔚来汽车在 2020 年蔚来日上发布了 150kWh 电池包,并计划在 2022 年四季度推向市场,据称搭载这一电池包的蔚来全新轿车 ET7 续航可以超过 1000km。
据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介绍,150kWh 电池利用了最新的固态电池技术,通过固液电解质的技术路线,能量密度可达到 360Wh/kg。

不过,很快便有细心的人发现端倪,蔚来放了一个看似近在眼前,却实则远在天边的卫星:ET7 最早要 2022 年一季度才能交付,且只有 70kWh 和 100kWh 两种电池可选,而能够让 ET7 实现 1000km 续航的 150kWh 电池要等到 2022 年第四季度才有望交付。
虽然这并未妨碍蔚来在其 ET7 宣传上使用 1000km 续航作为整车的重要亮点之一,但未曾料到的是,此举却成为了随后一场纯电动车“1000km 大战”的开端。
一周后,1 月 13 日,上汽与阿里的合资公司智己汽车宣布,将全系标配 93kWh 和高配 115kWh 掺硅补锂电池,性能超行业领先水平 30%-40%。电池供应商为宁德时代,首用“掺硅补锂”技术,拥有 300Wh/kg 的电池单体能量密度。
另外,智己汽车还宣称电池可实现 20 万公里零衰减(NEDC)和永不自燃最高安全等级,最大续航里程超过1000km,相比蔚来,智己汽车不仅指标惊人,产品交付时间也更加靠前,官方表示其纯电轿车量产版将在 2021 年 4 月接受预定,预计今年年底上市。
两天后,1 月 15 日,广汽埃安发布“8分钟可充电80%的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并打出“NEDC 续航 1000 公里不用等到明年”的标语。

当下,纯电动汽车在解决续航焦虑问题上有增加电池容量和提高充电速度两种基本方法,从目前进展情况看,两者近年来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其中在续航里程方面,2020 年推出的中级及以上纯电动新品车型的综合续航里程已基本进入“600km 时代”,个别车型综合续航里程已经突破 700km;在充电速度方面,以新能源头部企业特斯拉为例,其推出的 V3 超级充电站 2020 年已经成功在华规模化布局,已建设和开放数量超过 180 座,充电速度上可实现 15 分钟最高补充 250km 续航电量。
不过,这样的数据对比1000km续航、8-10 分钟的快速充电,依旧可谓跨越极大。虽然三家企业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路径,但过人的指标,以及一个比一个短的量产时间,话说的“过满”,自然也引发了诸多质疑。
1 月 18 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与长续航硅负极电池已按计划开展实车测试,并预计于本年内分别搭载在广汽埃安现有 AION V 和 AION LX 车型上。
广汽集团称,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的普及有赖于国家超级快充相关标准的发布和高功率超充设备的建设进展;长续航硅负极电池的普及受电池总成本、消费者接受程度的影响,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

从欧阳明高的观点来看,1000 公里续航、快充、安全、成本低,在现有的技术下,无法同时满足。无论是蔚来的半固态电池还是智己汽车的“掺硅补锂”技术,的确无法同时满足上述全部条件,成本造价较高。但从广汽对外传递的信息和宣传话术来看,石墨烯电池却能够都实现,因此也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02、续航竞赛为何兴起?
在过去几年,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快速成长,基本上形成了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两条主流技术线路。同时,电池企业通过对电池系统的结构创新辅以电池单体材料的改进,从而使电池的能量密度、续航水平及成本等各方面都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电池单体的性能,主要通过补锂、添硅等方式,进行了提升。而为了提升电池系统比能量,在有限空间内可以装更多的电池,电池企业在电池系统结构上也进行创新。
“中国电池材料研究处于国际先进行列。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做的,是我们中国电池行业引领国际电池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欧阳明高表示。而从车企的角度来看,在电池技术之中,最看重的一个标准就是续航水平。一些车企也试图通过在续航方面的突破,来带动整体销量的发展。

从一定程度上来看,电动车的续航更长,确实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原因。这也刺激了车企进一步追求更长的续航里程,借此来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力。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进一步快速增长,这会给车企带来巨大机会。但是,由于特斯拉大举进军中国电动车市场,合资品牌加速电动化转型,本土企业需要尽快形成自己的竞争力。不少企业把触角放在了动力电池上。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蔚来还是上汽智己,都将自己定位成高端电动车,因此其车型销售价格较高,从一定程度上能够承担电池技术跃进下的成本提升。但是,广汽埃安的产品价格主要集中在十几万元左右,对成本的敏感度较高。
03、市场真的需要 1000 公里续航吗?
目前来看,如果电动汽车想要达到 1000 公里续航,技术上的确有可能实现,但同时也会带来成本上升等其他问题。在实际使用层面,不少行业人士表示,消费者并不一定真的需要一辆续航 1000 公里的电动车。

“当前技术水平下,长续驶里程的代价是车重、成本与能耗。少数车辆有需要可以适当满足,但目前技术水平 1000 公里未必合理,而大多数车辆不需要一概增长续驶里程与采用快充方式。车企与舆论要正确引导消费。”1 月 17 日,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
王秉刚认为,电动汽车特点之一是可以在家充电,非常方便,根据近几年连续统计数据,配有自己充电桩的车主占私人消费者68%。这些消费者如果不跑远路,不必追求长续驶里程。就好像我们很习惯每天给手机充电一样。长续驶里程与快充的需求情景主要有需要出远门的、没有方便的充电桩的私人车与日行驶里程和工作时间长的营运车辆。
以特斯拉为例,在华销量最高的特斯拉 Model 3 磷酸铁锂版本续航只有400多公里,但特斯拉的一个重要优势是行业领先的快充技术。在过去一年,特斯拉在华快速布局超级充电站,从而解决消费者的续航问题。

不过,王秉刚认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要以停车位慢充为主、公共充电站快充为辅。“我们不要引导大多数电动汽车消费者像燃油车那样都去加油站加油,这不但失去了电动汽车可以给电网带来的削峰填谷的益处,还会带来电力负荷的冲击。”王秉刚说。
还有一个是成本,续航达到 1000km 的电动车在售价上都不便宜,目前蔚来 ET7 搭载 100kWh 电池的车型在售价上已经高达 56.2 万元,那么配备 150kWh 电池车型的售价上会更高,有可能去到 65 万以上。而智己汽车的车型虽然没有公布价格方面的信息,但从品牌的高端定位来看,相信旗下车型的价格也不便宜。这里面是因为动力电池占了很大的成本。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