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毛利率高达 28.4% 解读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信息
7 月 27 日,特斯拉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据财报数据显示:在 2021 年第二季度,特斯拉打破了新的记录,生产并交付了超过 20 万辆汽车,实现了 11% 的营业利润率,并在特斯拉历史上首次超过 10 亿美元的 GAAP 净利润。针对于本次公布的财报信息和相关会议,我们也做出了解读和信息传递。
以下是财务和运营状况:
现金:
- 第二季度减去资本性支出后的营运现金流(自由现金流)为 6.19 亿美元
- 第二季度净债务和融资租赁负债减少 16 亿美元
- 第二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计为 162 亿美元,减少 9.12 亿美元
盈利:
- 第二季度 GAAP 营业利润为 13 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 11%
- 第二季度 GAAP 净利润为 11 亿美元,非 GAAP 净利润(未计股份支付费用)为 16 亿美元
- 第二季度 GAAP 汽车毛利率为 28.4%(扣除积分收入后为 25.8%)
运营:
- 第二季度生产及交付数量均创记录
- 7 月成功开启 FSD 订阅
- 开始对客户交付新款 Model S

一、值得关注的毛利率
今年 Q2 特斯拉交付了 201,304 台车,其中包括 199,409 台 Model 3/Y 和 1,895 台 Model S/X,在创下 单季交付新高 的同时,特斯拉 上半年累计交付量来到了创纪录的 386,181 台 。
在本季度,特斯拉的汽车毛利率为 28.4%,扣除积分收入后,也高达 25.8%。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值。要知道,2020 年"蔚小理"三家的毛利率实现转正后,最高只达 19.8%。换言之,是特斯拉大幅度下降的成本和相对稳定的售价区间换来了如此高的毛利率。
特斯拉成本的下降,首先得益于特斯拉极高的销量数据。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累计销量突破 16 万辆,达到 161,743 辆的市场表现。

在这样的销量背景下,特斯拉在供应商领域就能够拥有更加高的话语权, 采购零配件的成本会有规模性的下降,这是特斯拉成本控制的一大因素。对于消费者来说有用的信息是:特斯拉在未来还有一定程度的降价空间。
特斯拉官方称:“ 公众对电动汽车的观念和支持度似乎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拐点。我们将继续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让尽可能多的人有机会使用电动汽车。“

无意外的是,随着特斯拉 Giga Factory 的竣工投用,特斯拉的整车成本将会迎来更大幅度的降低,特斯拉精明地将整车零件的供应和成本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将会给特斯拉带来更高的汽车毛利率收入。
二、除了卖车外的营收方式
除了汽车毛利率,我们可以看到第二季度特斯拉营业利润为 13 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 11% 。这一部分收入则来自特斯拉的软件、碳积分以及能源收入板块。
作为 「硬件预埋、软件收费」的先河者,截至目前,特斯拉国内 FSD 的选配价格也从此前的 5.6 万上涨到了 6.4 万元人民币。同时, 特斯拉在 7 月份推出了 FSD 订阅服务,月租 199 美元。
据估算,目前 FSD 的激活率在 25%-30% ,未来将会达到 60%;而这部分收入一半计入当期,剩下的计入「递延收入」,根据分析师推测,未来特斯拉的软件收入将会远超硬件业务,成为特斯拉营销增长的支撑部分。
而除了软件,碳积分和能源也是特斯拉的一大收入来源。虽然本季度特斯拉并未公布关于碳积分和能源的相关收入情况,但根据相关资料显示: 2020 年,特斯拉碳积分收入达 7.3 亿美元,全年在 10 亿以上;但这部分收入不会作为特斯拉的长期收益部分,随着其他车企自家电动车的量产,碳积分的收入也会逐渐消亡。
能源部分,2020 年特斯拉前三季度的能源收入 12.4 亿美元,占到总营收的 6%。而据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宣布,特斯拉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向其他电动汽车开放其充电网络。美国投行高盛分析估计,此举可以帮助特斯拉每年获得超过 250 亿美元的收入。
在电话会议中埃隆.马斯克称:有了足够的电池,特斯拉 Powerwall 明年的产量可以达到 100 万套。从长远来看,马斯克还指出,特斯拉及其供应商每年将有望生产价值 1000-2000GWh 的电池。
目前,特斯拉已在拉萨建成首座光储充一体化超级充电站,华东首座光储充一体化超级充电站也已在上海落成。

虽然在中国,特斯拉因为各种因素一直都受到负面舆论的影响,但这丝毫不影响消费者本质上「真香」的心理。本月,补贴后售价为 27.6 万的 Model Y 后驱标准续航版正式开售,官网和线下预定渠道一度火爆到崩溃。
不可否认的是,持续走高依旧是特斯拉接下来的发展态势,下个季度的净利润和毛利率数据相信会更加让人吃惊。
二、零部件供应将影响下半年交付增长
根据特斯拉财报称:本季度,特斯拉的供应链仍受到全球半导体短缺和港口拥挤等问题的影响。包括供应链伙伴、软件开发团队和各地工厂在内的全部特斯拉相关团队都全力保障生产接近满负荷运转。
受供应链挑战和工厂升级的影响,上海工厂的生产曾出现过一些小的中断。尽管如此,上海超级工厂整体生产依然强劲。
目前,特斯拉压铸车间、焊装车间的主焊部分、涂装车间等均已达到 100% 自动化率,并且保证产品批号、生产数据等均可 100% 追溯,以供改进生产流程、优化制造效率、提升整车品质。

特斯拉表示,由于美国本地市场需求强劲,同时出于全球平均成本优化的考虑,特斯拉已经完成了将上海超级工厂作为主要汽车出口中心的转型。
在全球汽车需求都再次处于历史新高的情况下,零部件的供应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特斯拉下半年的交付增长情况。
与此同时,特斯拉表示正在规划尽快提升产能,预计在未来几年中,车辆交付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 50% 。其中某些年份增长或许会更快,比如 2021 年。其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设备产能、运营效率以及供应链的能力和稳定性。
三、Cybertruck 试产受零部件瓶颈制约
除了常规的「S3XY」四款已经量产车型,正在量产计划中的 Cybertruck 也同样令人关注。
根据电话会议内容,特斯拉高管称: 卡车项目基础开发和车辆架构开发阶段已经完成,Cybertruck 将重新定义特斯拉的车辆设计,其整体架构和大型铸件大部分地承袭了从奥斯丁厂生产的 Model Y 的特点。
”我们将开始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试产,在得 州Model Y 生产出现起色之后开始 Cybertruck 产量的爬坡。“
同时,据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补充称: ”生产原型车和手工生产某些部件相对容易,但是产量不可能很大,这个跟Cybertruck的生产就非常相关,目前遇到的瓶颈就是控制气囊和安全带的部件,没有这些部件肯定不能造车,因此严重地影响了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包括在上海和弗里蒙特厂都是一样的情况。 “
如果没有这些制约,Cybertruck 将很快能实现产量起飞,最快 12 到 18 个月就可以实现量产。
四、马斯克谈电池问题
在电话会议提到 Cybertruck 产量时,埃隆.马斯克还提到了电池产量的问题。
” 即使不算特斯拉自产,明年的电池产量也可以达到今年的两倍。 “ 考虑到电池产量方面的问题,特斯拉计划争取提前实现电池自产增长 50% 的目标,增加储能系统的建设,公司供应商的目标是在 2022 年实现产量翻倍, 年化增长率将达到每年 100GWh。” 马斯克还证实:特斯拉有 2170 电池后备计划,但 4680 电池肯定会进行规模化生产。
4680 电池量产后,将有助于特斯拉显著降低电芯成本、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大幅提升续航里程,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
同时,埃隆.马斯克针对群众对特斯拉消耗钴一事做出了自己的回应:” 有时候大家对于特斯拉的误解是,我们消耗很多钴,其实不然。"
据马斯克称,苹果在其电池,收集和笔记本电脑产品中应用了大量的钴,但特斯拉的磷酸铁锂电池不含钴,在镍氢电池中的钴含量也极少,总体平均来看,其钴用量约为 2%,希望未来达到钴用量为零的目标,且未来的趋势也是磷酸铁锂电池逐步取代镍氢电池,使用比例可能是磷酸铁锂电池三分之二,镍氢电池三分之一,甚至更少。
“如果能达到这种情况就很好,因为地球的铁储量极其巨大,但是镍的储量要小很多。有可能我们所有的储能系统未来都会采用磷酸铁锂电池,而镍氢电池主要应用在长距离道路运输领域,还有船舶和空中运输方面。 ”马斯克如此说到。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