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聊95后Bananna君 海豹的购车心路历程
“篇幅很长,你忍一下”

先聊一下购车背景
1.第一辆车。坐标南方,主要上下班代步车,偶尔省内游。
2.购车计划始与21年年初,预算20-23W。
3.决赛圈车型Model 3、21款汉、P7、极氪001、深蓝SL03
新能源电动车21年最多的新闻标签就是失控自动加速,自燃,爆炸,所以Bananna君在选择电车的第一考虑的是 安全。然后是续航。颜值。品牌。
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就开始一步一步筛选适合自己的车型了。
第一步,选择电池
电车电池主流分为三元锂,磷酸铁锂。
- 三元锂
优点:体积更小,容量密度更高,耐低温
缺点:受到撞击和高温时起火点较低容易发生爆燃现象
- 磷酸铁锂
优点:循环寿命更长,相对安全
缺点:容量密度低,低温性能差,一致性差
刀片电池本质是磷酸铁锂电池,通过封装的优化,进一步优化一致性差和能量密度低的缺点。
因为Bananan君身处广东南部,常年温度在5-40°C,没有冬天。所以特别注重安全的我,优先会选择磷酸铁锂。三元锂的基本就不会考虑。
第二步,聊聊决赛圈。
特斯拉 Model 3

21年最开始是首选Model 3,无论颜值,品牌效力,还是辅助驾驶,都非常吸引年轻人,标续最低降价到23w+。那时候是非常心动了,不过觉得标续实际续航556CLTC实际7折打折下来续航不太够,只有长续航才没有续航焦虑。
而且那时候特斯拉“失控”的新闻也是闹得沸沸腾腾。也没有勇气下订。最后后来“失控”的新闻也没把Tesla锤死,反倒是各种“反转”。
(PS:后来迎来了涨价,实话,其实是有一丢丢后悔啦)
22年年初约了试驾Model 3P,销售服务态度超好,特意从番禺开40分钟车送到我家门口给我试驾,这一点给满分
试驾体验:
1.前视野非常开阔,很喜欢
2.动力足,零百体验灵魂升空,会有离心力,就有点像飞机起飞加速那种感觉,很喜欢
缺点:单踏板模式,动力回收很强,单踏板模式能适应,但不太喜欢,右脚长时间控制会比较累。而且这个单踏板模式长时间会让你忘记踩“刹车”的习惯。感觉是个隐患。
(PS:当时候试驾完就非常上头,上头持续了差不多两周,要不是涨价了,估计是已经下了订)
小鹏 P7

先谈外观,侧脸非常好看,尾部像帕拉梅拉。前脸一开始也挺喜欢,后来觉得普通,感觉不太耐看。
价格。21年价格符合我的购车预算,而且当时还有每年免费送3千度电的,诚意满满,公司附近商城停车场就有小鹏的快充桩。所以是非常吸引的。
22年初试驾P7,试驾体验:
优点:
1.动能回收可以调整,对比了Model 3P,驾驶体验舒服,更像油车驾驶感觉
(但是动力加速没有Model 3P迅猛,没有灵魂升天的感觉)
2.辅助驾驶免费,不用加钱
为什么最后没有选呢?
理由一,P7那时候还是新势力新品牌,有点怕卷钱跑路,以后没有售后
理由二,19年9月在hupu论坛看到P7车主高速失速维权(动力直接0),动力丢失,抱着吃瓜心理加入了这个维权群。最后事情的处理的经过和结果,让我不会选择这个品牌。

理由三,网评电池续航达成率相对BYD车型较低。(续航的虚标情况)
最后,即使是现在在路上看到P7。我还是觉得这个车好帅哈哈哈哈。
BYD 21款 汉

先谈外观。龙颜前脸又帅又大气,而且有浓厚中国味道的设计风格。
屁股方方正正,不好看,太商务的感觉。和同期的P7屁股颜值,差得太远了。

优点:1.刀片电池,相对安全 2.续航网评比较实,达成率较高
缺点:1.同期也有动力受限新闻,不过车也能动,就是十几二十,提不上速
(个人猜测动力受限是与磷酸铁锂一致性差有关。印象中官方曾说过动力受限问题已解决)
2.网评底盘差,筷子悬架被疯狂吐槽。据了解其实豪车品牌也有使用筷子悬架,关键是厂家的调教。那21款的 汉应该就是调教不好的代表了
3.ACC画蛇…辅助驾驶功能负分
为什么最后没有选呢?
价格的话,也适合。不过内饰相对成熟稳重,屁股太方正了,底盘也不喜欢。所以最后也没有选择,当时是想等下一个改款。
(PS:于是等来了海豹)
极氪 001

第一次了解的时候是21年年中预售,当时还叫领克ZERO

优点:
1.外观猎装版,旅行车满分
2.长续航预售26.6w,100度宁德时代三元锂700续航,这个价格啥配置都有。诚意满满。全能选手。
为什么最后没有选呢?
理由一:当时候超出了我的预算了。(这怪我自己…可惜可惜)
理由二:PPT买车,当时候只有几台展车全国巡游,我也去静态体验了,可惜大定才能试驾。家人不支持PPT买车。
理由三:领克品牌第一台小白鼠车。
理由四:车宽,2米车宽,不太方便停车。个人也不太喜欢太宽的车。
理由五:搭载三元锂电池,没有磷酸铁锂选。(不过后来官方也有发极氪001三元锂电池包通过穿刺实验宣传)
最大的理由其实还是它涨价了!因为错过了预售的价格,就更不愿意用高的价格去选择它…心理不平衡哈哈哈。
(PS:今年免费升级8155芯片,加上整体电车都涨价了,一下子极氪001那时候的价格显得性价比非常高了,当时人是非常非常后悔)
长安深蓝 SL03

和海豹的同期选手。
优点:
1.价格更低。性价比非常高。诚意满满。也是个全能选手(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去年的极氪001预售的感觉。)
2.前脸颜值也很高。总体颜值也是偏上的
3.邓总入驻新出行,倾听用户的声音,以及亲自下场讲解介绍SL03。让人对厂家的好感度非常高分,给人的感觉是用心做产品,很重视用户的声音。
4.可以选配高阶辅助驾驶,摄像头雷达那些也可以选配拉满。
5.购车无金融服务费,无上牌费,保险也可以自己上。超赞。
6.向日葵屏设计。坐朋友的电车发现屏幕太正,主驾使用效果一般。向日葵设计使用起来更舒服。
7.AR-HUD技术上比W-HUD更优
为什么最后没有选呢?
理由一:纯电版本搭载三元锂电池,没有磷酸铁锂选
理由二:长安品牌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纯电电车,小白鼠

最早了解BYD海豹应该是2022年1月。好像是从短视频平台看到谍照,才留意到这辆车。然后从网上看到 Ocean-X概念车 ,感觉姿态非常的运动,颜值很高。
3月22日盲定海豹。于是就开始盼星星盼月亮的等车亮相。在上市前的这段时间,就像吸毒了上瘾了一样,每天都必须在网上,各个平台搜索海豹这款车相关信息,例如技术,谍照…
5月20日终于是亮相发布了,同时也下了订。原本想着BYD每一款车的价格定位都是比较的亲民,性价比很高的,同价位没啥能打的对手(例如海豚,元PLUS,宋PLUS-DMI,21款汉)
所以上市后是觉得长续航版本价格是比心理预测价格高1-2W。最理想价格是23-24W拿下长续航……嗐
6月18日换了一家4S店重新下订。
7月31日由于本地还没有展车,于是驾车40分钟到其他4S店静态体验,终于亲眼看到海豹了……
再聊聊选择海豹的理由
理由一:外观。这个是非常主观的,7月31日,同时看到了海豹和深蓝SL03实车。前脸后脸,侧脸,个人还是喜欢海豹多一点。实车,也比网上的视频照片好看。建议大家都看看实车再选择。
(PS:深蓝实车屁股没有网上那么丑,其实也算能接受)
理由二:磷酸铁锂刀片电池
理由三:BYD电车产品相对很成熟了
理由四:车身结构宣传安全度很高
理由五:吴颖老湿驾驶体验很高评价
理由六:关注了8个月了,这个购车计划也想画个句号。买个适合自己的车好累呜呜。
聊聊海豹的缺点
缺点一:翼子板没有摄像头,雷达少
(意味辅助驾驶功能很拉胯,几乎等于没,希望ACC不要画蛇。硬件缺失,意味着以后即使有更优的辅助驾驶方案OTA也和海豹无关)
缺点二:车机芯片算力较低
(友商提供免费/付费的芯片升级,无对比无伤害。车机芯片算力现在够用,不代表你以后够用,就好像你的手机,ipad。用几年平板就会越来越卡。同样算力不够的芯片,意味着以后车机OTA海豹也未必能带得动)
缺点三:比心理预测价贵了,特别是SL03和C01的出现,心理是有点不平衡的
(当然钱不够是我自己的问题啦呜呜呜~)
缺点四:车身结构一体化,(其实不知道算不算缺点,双刃剑吧)
(好怕以后的小小碰撞维修费会很高,年初看到新闻ModelY因为车身结构一体化,小小的撞尾维修费却高达20W)

那为什么知道这些缺点,最后还坚定不移的选择海豹呢?
海豹最拉胯的地方无非也是辅助驾驶智能化这块。其实按目前整个行业国内的辅助驾驶,即使是摄像头给我配满,用英伟达方案,我也不敢把方向盘交给L2辅助驾驶。说实话其实还是不够成熟。个人认为目前最优的应该是特斯拉在北美的FSD。由于政策因素,国内也无法体验。
国内要达到完全成熟的自动驾驶的话,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这之前,认为电车最重要的是回归车的本质。一辆好开的车,一台驾驶体验优秀,一台品控稳定,品牌产品成熟的车。加上在电控电池方面,安全的电池,续航达成率较高。比亚迪海豹这款车都符合,这就是我坚定不移选择的理由。
最后Bananna君选择的是长续航版本-北冰洋-蓝内饰。
一千个人眼中 就有一千个 哈姆雷特,如果您对本文有不同意见的话,那肯定也是以您的意见和感受为准~
也祝大家提早提到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车~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