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特异e锐乘——纯电专用轮胎的优等生
这次有点小运气,居然被抽中了“固特异e跃乘”轮胎的众测。

先聊聊我和电动胎的小故事。
自从2016年购买了第一辆电动车之后,也算是一个拥有6-7年的电动车使用经验的用户了。先和大家聊一聊这6-7年里电动车使用过程中,关于轮胎的一些小故事。
1、被代驾直接干废了一条胎
2019年冬天,公司组织团建,喝的有点多。公司同事叫了代驾,代驾上车没多久就发现胎压报警了,但也没有管,直接给我送到家。
第二天一早起床,发现车胎没气了。只好叫救援,大冬天的北京,车停地库救援车不让进,只好先找人充气看能不能支撑到换胎的地方,结果只有3公里的路程,居然还第二次补气才最终到达。拆下轮胎后,发现这次代驾的操作直接把我轮胎给干废了——由于电车太重又低胎压行驶,导致轮胎内壁橡胶都磨下来不少碎屑,不少地方都漏出内部的织物了。
没有办法,只好高价调来原厂胎换上了。
这事件给到我的经验就是:电动车太重了,如果出现胎压报警,一定要第一时间处理,千万不要拖。否则,可能就不是简单的补胎了(换一个轮胎,又是2000大几没有了)。
2、频繁的补胎,4年时间里补胎不下7次
由于原厂轮胎太软,再加上电动车太重,导致非常容易扎胎。
而原厂米胖子又是加了静音棉的静音胎,很多维修网点偷懒直接就撕了静音棉。最后,即便是补好的胎,静音的效果也比原先差了很多。
这次又是轮胎被扎了(其实就是去公园玩,路过一个村子就被扎了),在加上中奖的“固特异e跃乘”刚好到店,就一并更换了吧。

一边换胎一边和老板聊天。终于知道了这两年,随着电动车的热销,各个轮胎厂家也开始关注起电动车专用的轮胎起来。

这款e锐乘就是电动车的专用轮胎。

老板的原话:你这个原厂米其林太软了,6万公里磨损的就差不多了,早就该换了。
不过,你这运气也太好了吧。中了四条胎!

固特异的轮胎,整体会硬一点,但抓地力和静音效果也是杠杠的。我这前两天才换了1套Model 3,哪个车跑了不到5万公里,就磨损的差不多了。
我还仔细研究了一下这款电动车专用的e锐乘和原厂胎的差别:
1、e锐乘没有静音棉,但整体硬度要高于原厂胎。

2、e锐乘的胎面花纹非常特别,有点像我们看到的电路板。听轮胎店老板说,这样的纹路抓地力会比较好一点。

4个轮胎,1个小时轻松完成。

作为普通消费着,没有专业仪器来测试轮胎抓地力、刹车距离以及噪音等。但是作为老电车司机,还是可以用耳朵、屁股来感受一下e锐乘的表现的(由于北京到了对电动车最友好的秋季,与夏季的能耗是没有办法直接相比的,这次无法直接做能耗对比了)。

差不多10天时间,行驶了600多公里,有城市快速、也有乡村小道,更是有每天回家的多个减速带。没上高速也是因为最近北京疫情有点严重的原因。
给大家分享一下,个人选择电动车轮胎选择的三个标准:
第一,硬度。由于电动车的车重普遍比燃油车要高出不少因此一个偏硬的电动车轮胎,对于整体的驾驶感受和经济性耐用性是最基本的保障。
这款锐乘胎体比原厂明显硬不少,这样的硬度增加,对于自重较重的新能源车而言,更加友好一些、耐磨一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扎胎的几率。同时,乘坐感受还略高于原厂米胖子。
第二,静音性。电动车是没有发动机的,因此路上的噪音主要是胎噪和风噪。而静音性则成为我选择电动车轮胎的第二个标准。
这款锐乘静音的感受明显超越原厂胎。大家都知道Model 3 的噪音控制是不太好的,特别是在中高速的环境里。这次的e锐乘虽然没有使用静音棉,但总体的噪音表现丝毫不逊于原厂的米其林(在没有静音棉的前提下,算是非常优秀的表现了)。
第三,抓地力。电动车普遍的功率输出会比较的暴力,因此抓地力,就是我个人选择电动车轮胎的第三个标准。
由于Model 3是后驱车型,在遇到一些泥泞或者冰雪路面的时候,还是有点打滑的,给驾驶着的信心不足。北京的冬天,在冰雪路面我遇到过两三次了,以致于但凡下大雪,都放弃开Model 3 换家里的油车开。这次的固特异e锐乘,明显感觉起步、加速、刹车更加有信心了。
当然,更极端一点的场景,暂时还没有遇到,遇到了再和大家分享。
至于轮胎的耐久性以及在冰雪天气下的抓地力等方面,还需要更长时间的体验了。等这个冬天过了以后,再来和大家分享e锐乘的表现吧。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