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玫瑰与荒芜者
2023-01-12
G9

G9提车记:四十功名尘与土,八百公里云和月

新出行社区 · 文章

每当回想起自己从不了解电车到开上电车的过程,不免有些忍俊不禁。第一次了解到电车,大概是在2019年,那会听说一位朋友买了一辆叫“比亚迪秦”的电车,但彼时对车基本一无所知的我,其实只是很好奇这个名字。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对电车的印象,基本停留在同事闲谈间提到的换电池要好几万的说法。而2021年2月我在机缘巧合下成为小鹏P7车主后,我开始喜欢上了电车,也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几年前只是在朋友圈看到过别人分享的自动辅助驾驶视频,而如今自动辅助驾驶已成为我出行离不开的工具;曾经0元购得来的斐讯智能音箱让我如懵懂孩童般尝试着新奇的语音控制体验,而如今我已非常信任和依赖更智能化的小P;过去喜欢周末宅在家里很少出门的我,而如今也因为电车的超低用车成本,总想着周末带着家人一起出去共度休闲时光;起初买车时原本打算购置油车,只是因为深圳蓝牌需要摇号或竞价才改为考虑新能源车,而如今在换车时,我已变得只考虑纯电车型。

坦诚说,作为P7车主的近两年时间里,整体用车其实还算满意,可为什么还要换车呢?

换车过程:四十功名尘与土

从2021年初最开始打算买车,预约试驾Model Y,到特斯拉店内被销售用SUV对于新手不好操控等理由劝说改成试驾Model 3,而后续再对比试驾比亚迪汉和小鹏P7之时,都没有再考虑SUV,即使当时选车主要就是考虑家用需求。由于自己刚拿到驾照,也一直不太喜欢很多SUV那种大块头的造型,从我个人审美来说总觉得很奇怪,因此当时就决定先不考虑SUV,即使以后因为家庭可能再换SUV,那大概率也是五六年之后的事情了。

这个规划和设想,是我与家人共同决定的,即使在后续P7的用车过程中,我夫人略有抱怨过后排空间还是偏小,舒适性还是差点,当时说的也是,“等过几年我们还是换个SUV吧”。

2021年广州车展,小鹏汽车发布了全新车型小鹏G9,当通过小鹏车友会的微信群看到他人转发的G9照片时,我竟然被惊艳到了,一贯不喜欢SUV造型的我,竟第一次感觉到,哇,这个SUV感觉也还不错。然而,这惊鸿一瞥在当时似乎也不过是短暂的烟火罢了,一直以来对于SUV造型的那种根深蒂固的成见并没改变。而当我将照片转发给我夫人后,她竟然也回复了一句,“G9长得不错也,我喜欢”。

尽管如此,我们当时完全没考虑过要换车,因为P7提车也才几个月而已。

2022年初,我开着P7带着夫人和闺女去她老家过年,往返总共2200公里左右,这次长途之行,又让我夫人抱怨起后排空间与座椅的舒适性,当时我也只能安慰说,等过几年我们就换SUV吧。然而这一次经历,或许已在我夫人内心埋下了渴望的种子。而在8月G9开启预售之后,当时我转过新出行上几篇深度介绍G9配置的文章给她,过了一段时间,我夫人某天早上突然告诉我,她梦到我们换新车了。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就等G9的价格出来再看看吧。

虽然动了换车的念头,但毕竟并非小事,更多还要看G9的价格配置和置换权益。因此,我们打算做两手准备,一边等G9上市,一边看看其他车。当时自己也在新出行上发帖问过,有人给我们推荐了问界M5纯电、极氪、理想L8、飞凡R7等。而到了9月21日,G9正式上市。价格和配置一出,我当即告知夫人,我们可能与G9无缘了。没想到过了两天,G9竟然重调配置,我们原本想要的配置加上选配要37万多了,而现在不需要额外加钱就有,于是我们动心了,下定了702Pro,而后续因为考虑到冬季安全性、后排舒适性等方面,又改成了650Max。

下定后,小鹏销售便与我沟通了置换事宜,同时主动联系了官方二手车的工作人员让其加我微信。与官方二手车的工作人员对接上后,他先是给我进行线上报价,当时预估19-19.4万左右。此后一个月里,我们一直未签合同,仍有所犹豫,担心后续还贷压力大。经过一番挣扎后,我们于11月7日签订合同,次日即前往小鹏汽车长沙雨花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评估检测,最终报价19.4万元,保价60天。我2021年2月购买的小鹏P7超长续航智尊版,没有选配,原车价27.69万元,近两年时间总里程6.4万公里,这个价格我挺满意的。

当然,这一选择也受到过质疑。我母亲在听说这个车40万后,深吸一口气说到,40万别人都能买BBA了,而跟一个朋友聊天时他也提到30万以上大部分人都无脑BBA。我特意问过夫人,你会考虑BBA吗?她说会考虑,但主要看车子性能、配置、舒适感这些,我们不用体现社会地位,不需要追求品牌,更注重实际的配置和体验。对我来说,当初第一次听说“小鹏”这个名字的时候,就不过是把它当成与特斯拉、比亚迪同样的车企名罢了,而这次换车,其实也不过是想要一台弥补了后排空间、舒适性和通过性等方面不足的“P7”。

提车之旅:八百公里云和月

经过将近两个月的等待,2022年的最后一天我收到了配车通知。提前两天完成置换交车,随后1月6日,我乘坐高铁从长沙来到深圳光明提车。由于提车后需要马上开回长沙,我在高铁上便提前通过视频学习了G9的用车指南,而在交付中心简单验车和讲解后,启程返回长沙!

从交付中心出来拍的,初始表显WLTP续航512km

第一段路程,从深圳光明至东莞,全程开启音乐和空调制冷18度一档风,跑了一小段高速加大部分城市道路共计47.5km,百公里能耗17.3kWh。

到达东莞时的记录

第二段路程,从东莞到郴州宜章服务区,其中约16公里的城市道路,350公里的高速,共计366km,高速全程基本保持120的巡航速度,不过由于部分路段车比较多,所以实际表显车速并非全程保持在120。

东莞-宜章服务区路程中的记录

关于此段高速路程,整体感受是东莞-韶关乳源这一段,全程开启音乐和空调制冷18度一档风,也基本能保持WLTP表显续航与实际里程1:1,而到韶关乳源-郴州宜章这一段,在过了乳源后忘记具体哪个位置,由于温度下降不少,我把空调关了,但续航反而开始掉得多了,不知是否跟路况变化有关。而从交付中心几乎满电开出到宜章服务区准备充电时,总计跑了413.6公里,剩余表显WLTP续航53km,其中第二段路程的平均时速通过计算可得出大约为90-95。

到达宜章服务区时的记录

事实上,如果不是为了测试G9的高速续航,我并不会一路没有休息直接开到郴州的,而是会在中途某个服务区稍事休息顺带补点电。但让我没想到的是,为了测试G9续航跑到仅剩50多公里的电,却在高速服务区上遇到了充电问题。

首先是充电需要排队,在我到达宜章服务区充电站时,4个桩都已经在充电,同时还有三四辆车在等候,于是我先停车去上厕所,等回来后发现原先等候的一辆比亚迪海豹在充电了,我便将车开到他旁边。等了大概40分钟,终于充上电了。然而,宜章服务区有4个国网的桩,均为60kW,G9虽然可以跑满60kW的功率,但由于G9电池大,这个功率还是显得太小,充电太慢。为了节省时间以尽早到达长沙,我通过e充电APP查询后面的服务区是否有充电站及其功率,发现下一个苏仙服务区仍是60kW的桩,而再下一个永兴服务区就变成了240kW的桩。于是,我决定等续航足够跑到永兴服务区便不在此充电。

本次充电共花费29分钟充了28.54度电

到达永兴服务区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充电站比较难找(我也是转了一圈没找到最后问加油站工作人员才找到),竟然没什么车在充电。这次充电功率确实上去了,但由于我着急想要快点充好,导致一开始设置的充电金额算少了,充电量不够,最后只能拔枪重新充电。虽然分了两次充电,但功率都还是不错的,第一次功率基本稳定在140kW,第二次功率先是跑到了150kW,持续一段时间后因来了一辆车充电,功率掉到了120左右,后续又掉到100左右。两次充电共计用时30分钟,充电58.55度。

第一次充电功率稳定在140kW
第二次充电功率有所跳跃

充了半小时,电已足够跑到长沙,遂继续出发。原本在晚上22-23点应该能到达,却不成想离长沙仅剩几十公里时,在王拾万收费站附近遇上大堵车,停在那里一动不动近两个小时,以至于最终到达长沙时已经是凌晨2点多。考虑到第二天又要载着家人回衡阳,我决定先去充电再回家。当我去到特来电的一个充电站时,却被眼前景象惊呆,此时已是近凌晨3点,竟然还有许多网约车在此充电……当我选好一个桩开始充电后,这次的充电功率终于爆发了,这个160kW的桩,G9跑满了160kW的功率并从30%持续到70%多!

本次充电共花费25分钟充了59.184度电

充电结束后,我终于是回到家了。至此,昼夜兼程近八百公里,真可谓披星戴月,终将G9从深圳提回了长沙。这一路的体验,对于G9的扎实续航、充电速度都有了非常直观的了解,同时,将近800公里的长途,整体感受是辅助驾驶极大减轻了路途的疲劳,而G9座椅的舒适性也很大程度降低了长途带来的腰酸背痛,基本上待我回到家时,除了已至深夜的困乏感,倒没有太多其他的感觉了。

当然,这一趟路程也让我发现了目前G9辅助驾驶存在的一些问题:

1.当使用滚轮将NGP巡航速度调整至高于当前高速最高限速的时候,总是没一会它就会自行跳回限速,比如在限速100的高速上,我设定NGP巡航速度为120,它总是要跳回到100,因此在到达宜章服务区前,我不知道与NGP做过多少次关于巡航速度的斗争。直到我从永兴服务区充好电出发,才想起ACC/LCC并未有此问题,果断改成使用ACC/LCC并设定120的巡航速度,此后就基本再无斗争,只是遇到车多或需要人工介入的时候,一旦踩刹车接管后,再打开又恢复成NGP,需要再转成ACC/LCC。

2.我在京港澳高速双车道使用NGP的过程中发现,如果前方有一辆慢车,而此时右侧车道有货车在该慢车的前方,NGP并不会变道,而是跟随前车超过货车,但如果右侧车道的货车在前方慢车与我的车之间,NGP总是会在此时选择变道到右侧车道,而此时右侧车道前方明明有一辆货车。关于此问题,尚不能确定是否所有同类情形下均会如此,但我当天确实遇到过比较多次这样的情况,每次都是马上接管加速超过货车再重新开启NGP。

最后,借着近日新出行讨论的热点想谈谈自己对于G9这次上市发布的一点看法,也就是最近李想在微博上提到的:座椅通风和座椅按摩哪个更有必要?对于小鹏而言,也许真正重要的不是如何做好需求决策中的利益取舍和平衡 ,而是反思与这一决策关联的产品规划、营销、客户服务等系统性的组织顽疾。目前已看到小鹏在进行组织变革,祝愿小鹏能借此破局,真正做到何小鹏总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所谈到的技术创新服务于客户。

后记:

兹分享提车后两次G9续航结果,以供参考:

1.1月7日,从长沙去衡阳,车上共有3个大人加1个小孩,全程打开音乐未开空调,绝大部分路程都有打开主驾、副驾以及副驾后排的座椅按摩,高速巡航速度120,因车多跑不起来,全程平均时速77.82。出发时表显WLTP续航剩余470km,实际跑了177.7km,表显剩余305km,掉电165km。

1月7日长沙-衡阳单程续航及能耗情况

2.1月8日,在衡阳充电至WLTP表显406km后,走许广高速返回长沙,同时继续开了3天,每天均为上下班通勤(单程40km左右),截至1月11日晚前去充电时,共计跑了409.2km,表显WLTP续航剩余40km。

充电至406km,跑了409.2km,还剩40km
最后编辑于 · 2023-01-12
新出行小鹏G9社区
小鹏G9
小鹏G9提车作业
全部评论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 赞赏
  • 点赞
  •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