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连续剧|我与腾势D9的故事——何来的勇气盲定将近45万的MPV
大家好,我提腾势D9 DM-i旗舰版到现在已经有2个月时间了。

腾势D9这台车,确实引起了我周边很多人的关注,很多人也会问我关于这台车的种种事情。
既然这样,那我就系统地,按我自己的选车用车思路,去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腾势D9的一切信息。
我会以长篇连续的方式,写一个腾势D9的真实车主长测内容。
希望大家可以持续关注我与腾势D9的故事。

首先第一篇,何来的勇气让我盲定一台将近45万的MPV。

可能有人会因为外型帅气而购买一台越野车;
可能有人又会因为想体验极致的操控购买一台小钢炮;
可能有人会因为领先的辅助驾驶去购买一台智能轿车;
甚至有人会一时冲动去购买一台个性车型;
但相信不会有人盲目地去购买一台MPV。

而我选择MPV当然也是很清楚我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我本身是一个喜欢探究新鲜事物的人,所以早在2014年就已经买了人生第一台车, 而且还是新能源车,他就是比亚迪秦DM。

在那时候起,新能源车的各种先天优势就已经植根在我的心底。所以我当时已经下了决心,往后只会买新能源车。
可是迫于家庭成员的增加,让我不得不把目光投向空间更大的MPV车型,而在当时而言,能选择的MPV车型并没有新能源产品。
所以我最终迫于无奈选择的是在16年购入了旗舰版的本田奥德赛,这也是我目前为止唯一一次购买燃油车。

确实,空间还算大,上下车便利,确实让奥德赛这台车在家里也算有着好评。
但是,燃油车终归是燃油车,动力不足,能耗高,使用场景也只能是纯粹的交通工具。
而且奥德赛的静音和底盘舒适性实在是不敢恭维, 这两方面甚至乎比不上我那台十几万的的秦DM。

所以我在18年就把奥德赛置换成了18款的全新一代唐DM。
24度大电池,100公里纯电续航,7座,外放电,四驱,无一不是我向往的东西。
但是再怎么说,7座的SUV即便是比唐再大的车型,第三排也只是应急场景使用,还没算后备箱够不够用。

在21年的一次长途旅行,我们一家6人开着唐由广州去了一趟海南自驾游。
整个路程下来,座位拥挤,行李箱空间不足等等受到全家人的抱怨。
尽管我在21年的时候家里面已经有4台新能源车了,
但是我还是一直期待着一台空间足够大可以让全家人舒舒服服乘错的大型新能源MPV车型。

那么到底我对这台MPV车型有着怎样的期待?
虽然现在说起来有点马后炮, 又或者说是我对着腾势D9这个葫芦画的瓢, 但是这些确实是我一直期待的东西。

首先这台车一定要足够大, 必须要能得到MPV榜首的GL8级别的尺寸, 车能够更高那是更好(因为奥德赛的空间还不能完全满足我的需求)。
我希望动机仓能像阿尔法那样做得比较短把更多的空间留给成员仓。(GL8 的发动机舱太长, 我觉得也不好看)

我希望这台MPV能有四驱,保证车辆在高速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不是需要他进行越野。(家里面的大车都已经都是四驱的)
我希望这是一台插电混合动力的车型,因为一台MPV我是需要无忧无虑的到达我想去的地方(我觉得DM-i超级混动,非常适合MPV)
但我还奢侈的希望这台车的纯电续航要比我家里面能跑100公里的唐要更长(因为像理想都已经做到了150以上的续航)
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在我的目的地无忧无虑的进行露营户外放电(外放电我认为新能源车必备的一个功能)
我希望这台车的车内空间布局可以有各种组合,第三排折叠后仍有够大的装载空间(我觉得奥德赛就非常棒的)

到了现在2023年了,结果就用多说了。腾势D9完全满足了我上面所有的需求。
甚至还有很多能超乎我预期的功能、配置以及设计。

首先是第二排全电动调节的航空座椅,再拥有 按摩通风,加热, 触摸屏等等,这么多功能的前提下竟然还能保留有中间过道。
最开始我能想到的是分为商用的配置和家用的配置两个方案,商用的就搭载航空座椅,家用就是带中央过道的普通座椅。

然后就是第三排, 我本设想这最好是一张能够方便折叠, 能让成年人坐着不憋屈的座椅。
没想到D9把第三排做成了舒适性比大部分的SUV车型都还要好的三人座。
还有很多细节的东西等我以后长测的时候再慢慢跟大家聊。

所以在去年的五月份, 我只知道预售价和大概配置,但是还没有见过实车的情况下,就已经第一时间下了小订。
同样也是还没见过车的8月23日转了大定。
可能这也是天注定的一个事情, 2022年的8月23日,正好是我结婚10周年纪念日。
我相信腾势D9就是我给这个家庭的一份最好的礼物。

所以盲订45万的MPV,并不是靠的勇气,而是我对自己需求的理解之下,腾势D9给了我一份高分的答卷。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