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阿崔同学
2023-05-10
首页推荐

新出行导购|电动时代的 4 款四驱 “小钢炮” 车型推荐

新出行社区 · 文章

上期导购,我们向大家推荐了四款 20 万元以内,标称续航可以达到 600km 以上的纯电轿车。大家不难发现,在这样的条件限定下,筛选出的车型基本是比较偏向舒适家用的设定。

本期导购让我们换一个思路,抛弃原本定价和续航的束缚,寻找目前纯电车型中,尺寸紧凑、好开好玩的“小钢炮”车型。

在燃油车时代,所谓的紧凑型 “小钢炮” 基本都是前驱车型,例如高尔夫、福克斯、奥迪 A3 等。虽然这些前驱小钢炮也非常有驾驶乐趣,但四驱天然地更有操控的优势,是公认更有驾驶乐趣的驱动方式。在燃油时代没有实现的四驱小钢炮的梦想,由于电机的尺寸变小,现在可以在新能源时代实现。

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关注四款价格在 18 万到 28 万区间的车型,它们无一例外地搭载了双电机四轮驱动和相对紧凑的车身设计,使得这几款车在驾驶乐趣和可玩性方面 “键盘值拉满”。

接下来,我们照例放上一图流,方便大家直观对比:

但是,如果真的要将这几款当作好玩的驾驶机器,它们又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不足。毕竟在这个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的年代,做出一款个性化的、追求极致的纯电小车,对于厂商而言,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每一款车型的外观内饰,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极氪 X

极氪 X 作为极氪的第三款车型,贡献出了极为个性的外观设计——在我身边的朋友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对这款车的外观表示赞美,认为个性之余不失高级感;而其余三分之一的朋友则表示极度厌恶,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车的外观比这款车还奇葩。这也许就是极氪,乃至领克品牌向来的定位:在产品的设计理念上永远只讨好一部分群体,宁愿个性,不愿泯然众人。

如果您能接受这样的设计风格,并且有意向购入一台好玩的、大马力的纯电车型,那么恭喜您,这几乎是一台最好玩,也是最个性化的选择。敢于得出如此招骂的结论,原因有二:

首先,这款车有其独特的一面。外观设计是最明显的特征,这里不再赘述;许多的车内细节,也在宣告着自己个性化的理念:没有像许多主打家用舒适的 SUV 那样设置副驾专属的屏幕,而是设计了一块可以左右滑移的中控屏,以及舒适的副驾座椅。四座版本后排座椅可以翻折,会看到“宠物专属”的字样。已经想象到一对刚步入社会不久、有一定积蓄、家中养宠物的年轻情侣,暂时不需要为家庭用车需求烦恼,选择开着这台小车过上惬意生活的样子。

其次,极氪 X 的各方面配置是具有性价比的。从标配 L2 级辅助驾驶到前后独立悬架,以及车内的大面积皮革装饰和无框车门,这款小车并没有因为尺寸紧凑而缩水配置,给人带来的感觉是精致且豪华的。

接下来,给各位奉上这款车型的外观及内饰,看看各位对极氪 X 的设计作何评价。

极氪 X 是该品牌的首款 SUV。从外观方面其实能看到,整体设计风格与 001 和 009 有部分相似,但也有非常个性化的专属设计。 具体到配置方面来看,前挡风玻璃位置共有两个摄像头,不过用于辅助驾驶功能的摄像头只有一个。车灯方面,X 依旧是分体式车灯设计,不过相比 001 的来说,要精致许多。

最后来看看车尾部分,由于尾部的下溜设计,使得正车尾看上去比较扁平,不过从线条上营造出来的层次感还是非常足的。X 的尾部车身部分被压缩的比较窄,所以看上去的视觉效果会感觉车很小。 尾灯方面,X 的示宽灯采用了贯穿式设计,不过中间位置被自发光 logo 替代了。

内饰方面,X 的内饰与 001 和 009 完全不同,从中控台区域能看到,X 采用了独立的中岛设计,并且四座版车型的中岛还支持前后移动。 X 的方向盘采用了双幅式设计,并且配色方面也是拼接的配色,看上去不会太过单调。

中控屏方面,X 的中控屏采用了 14.6 英寸的屏幕,并采用了新的 UI 设计,看上去相比现在 001 和 009 的界面要简介不少。在底层界面上,X 提供了两种选择,分别是车辆的 3D 模型和以地图为底的主界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切换。中控屏支持左右滑移的这个配置仅限四座车型,从下方的演示图能看到,除了一键滑移外,还能四指滑移,操作便利性方面还是挺好用的。

四座版车型独有配置就是坐垫电动折叠的功能,如果你要问使用场景是什么?下图其实就是最好的使用场景,当你带狗狗出去玩的时候,把后排座椅收起来就完全不用担心狗狗会把你的后排座椅踩脏,以及晕车流口水导致座椅难以清理的问题。当然除了带狗狗以外,后排收起来后也是一个不错的储物空间,像去购买一些大件物品的时候也能直接放在第二排。

编辑短评: 极氪 X 是一款个性十足的纯电动小车,外观设计鲜明独特,对于喜欢追求个性化的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内饰细节也显示出了品牌对个性化理念的坚持,舒适的副驾座椅和后排座椅翻折功能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此外,车辆的配置十分丰富,从标配 L2 级辅助驾驶到前后独立悬架,都具有性价比。虽然其外观设计可能并不适合所有消费者的口味,但对于那些追求个性化的年轻消费者,极氪 X是一个很棒的选择。 

哪吒 GT

  • 580 AWD 四驱版售价:22.68 万元起
  • 同价位唯一新能源跑车 回头率拉满
  • 悬架底盘用料足 
  • 车身尺寸相对宽大 日常驾驶可能不便
  • 相关链接: 男孩的圆梦时刻 赛道试驾哪吒GT 

我想,一定会有朋友质疑为什么哪吒 GT 没有排在第一位,毕竟这是一款两门、更纯粹的轿跑车。然而,我想让大家首先留意哪吒 GT 的三围:4715*1979*1415mm。相比之下,极氪 X 的车身长度短了大约 230mm,但两台车的轴距却是相似的。不仅如此,哪吒 GT 的车身宽度达到了接近 2 米,比极氪 X 宽了 100 多毫米。

因此,严格来说,哪吒 GT 并不是一款纯粹的、紧凑型的“小钢炮”,而是一款宽大敦厚的 GT 跑车,能够兼顾一定的实用性——这也是燃油车时代对 GT 跑车的定义。

但无论如何,在双叉臂/多连杆悬架、双门设计和低矮的车身加持下,哪吒 GT 仍然是 20 万这个价位不可多得的时髦选手。这仍然是一款操控性能不错,且回头率拉满的跑车。就像伟建老师在评测文章的开头写到的,“正值青春期的男孩儿几乎都幻想过一件事儿,恨不得明天完成学业,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跑车,副驾载着暗恋的姑娘,驰骋在盘旋的公路上,晚风轻拂,一切都如此美好。”我想,这便是这款车型存在的意义:用更低的成本,实现一些年轻人拥有跑车的梦想。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回顾这款车型的外观及内饰:

在我第一次见到哪吒 GT 时,其实整台车给我呈现的感觉是比较大的,并不是小型跑车,毕竟车长已经达到 4.7 米。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 4715*1979*1415mm,轴距为 2770mm。

侧面的造型非常协调,特别是驾驶舱中置的位置,很像一些发动机中置、后置的超跑造型。官方给出的哪吒 GT 风阻系数为 0.21。轮毂采用五幅的造型设计,采用米其林PS4,尺寸为 245/45 R19

下方为后尾部反光条,灵感源于霍尔电子推进器。哪吒 GT 没有夸张的流线造型,拉风的设计,整体的设计更贴近驾驶员的使用习惯,是一款你愿意每天都开的小跑车。

内饰方面,哪吒 GT 的内饰延续了哪吒 S 的设计语言,新车采用 17.6 英寸的中控屏,分辨率为 2.5k。同时还采用了许多翻毛皮、仿碳纤维并且还有许多绿色缝线。

动力方面,哪吒 GT 的顶配版本,新车总功率为 370kW,官方给出的百公里加速成绩为 3.9 秒。

编辑短评: 哪吒 GT 是一款极具设计感和时尚感的 GT 跑车,虽然并非属于纯粹的小钢炮,但操控性能依然不俗,车身宽度和低矮的车身仍然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 20 万元的价位下,哪吒 GT 的性价比是非常出色的,吸引了很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和追捧。虽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能接受其更为张扬的造型和较为紧凑的内部空间,但对于那些喜欢个性化和追求激情驾驶的消费者来说,哪吒 GT 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名爵 MG MULAN

相比起前几台车,MG MULAN 的存在感相对低一些。不仅是因为这款车发布的时间相比其他车更早,似乎 MG 在 MULAN 上市初期也没有加大力度宣传,使得这款车型一直非常低调。

但如果我们把视线转到海外,会发现 MULAN 的海外版 MG4 ELECTRIC 在今年三月份的销量已突破一万台,而且贡献销量的主力市场在欧洲。在欧洲市场,往往紧凑小巧、操控性强的车型会得到大家的青睐,如燃油车时代的大众高尔夫,曾常年霸榜欧洲汽车销量第一。而电动化时代的高尔夫——ID.3,目前在欧洲也十分畅销。这里埋一个彩蛋,ID.3 将会在下文中返场。

由此可见,MULAN 得到了欧洲人民的认可,说明操控性上还是有一定实力。但欧洲人民不那么在意的,是智能化方面的体验,这也是 MG MULAN 相比本期导购其他车型的短板。目前,MG MULAN 采用斑马开发的斑马智行 4.0 VENUS 系统,这套系统目前搭载在荣威和名爵的部分车型上,实用性上整体过关。但算不上优秀。

总而言之,这是一款瑕不掩瑜的纯电小车,也的确是我们能买到价格最低的纯电大马力“小钢炮”之一。我们来看看这款车型的外观及内饰:

外观方面,MG MULAN 由上汽设计中英团队共同设计,融合了年轻运动基因与纯电元素。车灯方面,MG MULAN 采用了全 LED 光源的大灯组设计,日行灯分为大灯上方、下方獠牙灯带两组,大灯则为晶体矩阵式设计。从视觉上来看,锋利的大灯造型搭配上灯腔内部的细节设计,MG MULAN 传递给人的是精神爽朗的气息。

来到侧面,MG MULAN 给人的直觉感受是“短小精悍”。别看车长只有 4287mm,但设计师巧妙运用多处腰线以及分体式车尾、悬浮式尾翼的设计,将 MG MULAN 的科技感和设计感都迎合到消费者面前。细节上,车身下方的黑色侧板上也有碳纤维纹理设计。

与车头造型相比,我觉得 MG MULAN 的车尾科技感和运动风格更加激进。先从常规的部分来说,MG MULAN 采用了贯穿式的尾灯设计,尾灯组的造型延展到了车身的侧面,增强了 MULAN 的视觉宽度和侧面的视觉效果。能够感受到 MG MULAN 在运动风格上与传统两厢车“标新立异”的地方:新车采用了悬浮式的双层尾翼,并且尾部下方也采用了扩散器式的设计,让整个尾部也有着浓浓的战斗范。

相比运动且激进的外观来说,MG MULAN 的内饰明显内敛了很多,更多的是向家用和实用性倾斜。在内饰大布局上,MULAN 采用了仪表屏+带实体按键中控屏的组合方式,第一眼的视觉只有简约。

细节上,MG MULAN 采用了双辐式的非常规方向盘。相较于一般的圆形方向盘,MG MULAN 的方向盘手握在 3/6点时更加舒服,官方人员称这样设计是为了让用户能够更专注驾驶。方向盘用了皮质包覆,实体按键面板材质为钢琴烤漆,质感好评。

编辑短评: MG MULAN 是一款相对低调的电动车型,但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成绩,说明其在操控性能上还是有实力的。然而,在智能化方面,它与其他车型相比稍显短板。其搭载的斑马智行 4.0 VENUS 系统虽然已经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但不能算得上优秀。不过,考虑到其相对低廉的价格和不错的性能表现, 对于那些追求个性和操控性能的消费者来说,MG MULAN 仍然是一款具有吸引力的纯电动车型。

smart #01 BRABUS 版

小编对于这款车型唯一的不满,是它的售价—— 28 万元的价格,很难让年轻富有激情、但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下定决心购买。也许您会说,为什么要假定年轻人的购买力呢?这款车型有了巴博斯套件加持,想必是值得这个价格的。

事实上,这款限量版的车型,并没有在配置或设计上什么致命的问题,而是被同门兄弟背刺了。大家可以倒回去看看文章开头的对比图,会发现这款 BRABUS 版 #01,其实各项参数和极氪 X 四驱版基本重叠。后者 21 万元起售的价格摆在眼前,我想各位消费者很难不计算这其中的差价,然后重新考量这款限量版 smart 的价值。

回到这款 #01 BRABUS 版本身,它的设计一定比极氪 X 高调太多。从哑光深色的车漆、大尺寸抛光轮毂,到细节上的前机盖导风槽、红色车顶......处处彰显着和其他版本 #01 的不同,无时无刻不在宣告:这是 BRABUS 附身的限定版!同时,这款车的动力数据也完全对得起 BRABUS 作为高性能改装品牌的荣光:315kW 双电机四驱,零百加速仅需 3.8 秒。

这一系列高调的改装套件,及 BRABUS 品牌的加持,是否能够赢得那些追求激情的消费者的芳心?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款车型的外观及内饰,也许您的心中会有自己的答案。

BRABUS 性能版在普通版车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运动化风格的套件以及彰显其性能版身份的标识。 外观方面,BRABUS 性能版采用类似“Y”字造型的贯穿式 LED 大灯设计,与普通版车型保持一致的设计。 

在前机舱方面,BRABUS 性能版增加了两侧通风孔的设计,进一步增强了整车的运动氛围感。但这两侧的通风口内部并没有进行打通,并没有通风散热的作用,仅仅只是装饰作用。

同时,在前包围两侧的导风槽处还增加了风刀装饰的设计,相较于普通版车型,BRABUS 性能版两侧像是两只“爪牙”向外延伸,进一步增强冲击力。

来到车身侧面。BRABUS 性能版与普通版车型最大的区别在于双色车身的设计以及侧面下包围装饰件。

车尾方面,BRABUS 性能版采用与前脸相呼应的 “Y”字造型贯穿式尾灯设计。BRABUS 性能版整体的设计要比前脸“内敛”不少。

BRABUS 性能版在车顶位置配有大尺寸扰流板,并且两侧还有镂空式的设计。在扰流板的加持下使得BRABUS 性能版的车尾看上去更加的运动。

BRABUS 性能版在整体的内饰设计上与普通版车型基本一致;基于深空黑的内饰配色基础上进行升级及专属设计元素,例如采用了红色的缝线与外观配色相呼应。

此外,像 12.8 英寸悬浮式中控屏、9.2 英寸全液晶仪表盘以及 HUD 抬头显示这些在 BRABUS 性能版上都未缺席。

smart 精灵#1 BRABUS 性能版搭载前后双电机,前电机最大功率 115kW、后电机最大功率 200kW,综合功率 315kW,综合扭矩 543Nm。0-100km/h 加速时间 3.9s。 

编辑短评: 对于这款限量版 smart #01,其定价较高,超出了许多年轻消费者的购买力范围。尽管其设计和性能都相当出色,但与同门的极氪 X 四驱版相比,价格差距显著,难以让人不去考虑这两款车之间的性价比。不过,如果有消费者恰好钟爱 BRABUS 高性能改装品牌,并且有足够的购买力,那么这款限量版 smart BRABUS #01 肯定会成为他们的心水之选,因为它不仅集高性能和品牌加持于一身,还十分独特、具有收藏价值。 

ID.3:如果不在乎马力...

与上期类似,本期导购的最后,我们又带来了一款“额外推荐”。这是一款没有追求极致动力的车型,而是底盘悬架调教成熟、比较纯粹的电动驾驶机器:大众 ID.3。

如果真的对比账面数据,那么 ID.3 对比上文的其他车型,可以说是输的有些惨烈:170 马力的后驱电机,动力甚至还不如部分其他车型的低配后驱版本;车内略显卡顿、功能稀缺的车机,甚至招来了大众新任 CEO 的官方吐槽;而 ID.3 向来被诟病的续航里程,和我们其他选手相比也确实是略逊一筹。

事实上,德国狼堡的工程师们也许没有把心思花在续航和车机系统上,但一定是在底盘调教方面倾注了过多的心血。在国内不温不火的 ID.3,在欧洲纯电车型的销量排名仅次于特斯拉 Model 3,基本每月都排在欧洲新能源车型销量的前五名。沿用刚刚评论 MG MULAN 的观点,能够受到欧洲人民青睐的车型,一定在操控上不落下风。

但话说回来,如果真的以原价——约 19.5 万元落地来考量,小编是绝不会推荐这一款车型作为“纯电小钢炮”的。毕竟其他国产小型纯电车的实力摆在这里,ID.3 机械素质优秀,并不足以弥补其相对来说“高价低配”的事实。但 ID.3 在近几个月降价幅度达到 2-3 万元,使这款车的性价比变高了一些——还是那句话,“没有不合适的车,只有不合适的价格”。

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款车型的外观及内饰:

上汽大众 ID.3 灵动的外观设计似乎让大多数朋友都无法拒绝,小巧玲珑的外观显得格外精神。 ID.3 与 ID.4 一样,都搭载了 IQ.Light 交互式大灯 ,在靠近车辆和上琐时都会有灯光效果。  

车尾部分看起来就比较紧凑,在夜晚时有一定的辨识度。有一个小细节点,开启后备箱的开关实际上就在车标处,与其他大众车型一致。

内饰上就显得比较简洁,进入车内后你会发现内饰设计几乎和 ID.4 上的一致,熟悉的中控屏和方向盘。

换挡挡杆,很多朋友第一次开 ID.系列的车型会找不到换挡机构,用习惯了还挺方便的。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 125kW 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扭矩 310Nm,官方给出的 0-50km/h 加速成绩为 3 秒。

编辑短评: 大众 ID.3 是一款电动驾驶机器,其底盘悬架调教成熟,行驶质感出色。虽然账面数据动力表现一般,但作为一款电动车,其驾驶体验更加纯粹。ID.3 的车内车机系统表现一般,作为一款电动车,其续航里程也只能勉强满足日常使用需求。此外,ID.3 的价格相对较为昂贵,性价比不如其他国产小型纯电车高,但在降价后其性价比有所上升。

结语

在本次推荐的四款纯电“小钢炮”中,每一款都有其独特之处,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选择时,需要根据个人需求和预算进行权衡。总体而言,这些车型在驾驶乐趣和可玩性方面表现不错,但也需要注意到它们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等方面的限制。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才能更好地享受新能源时代的便利和乐趣。

最后编辑于 · 2023-05-10
新出行综合社区
全部评论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 赞赏
  • 24
    点赞
  • 16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