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NGP到底有几套地图?
基于个人理解,XNGP 至少有三套地图。实际应用中,道路基础导航基于第一套地图,XNGP导航基于第二套地图,感知规控基于第三套地图。
第一套地图:图商提供的地图
对于XNGP而言,第一套地图是高德的地图,有高精地图(车道导航)和非高精地图(道路导航)。这套地图显示在中控屏上,主要用于基础导航。在目前国内高精地图管理规范下,在有资质的高精地图图商没有提供高精地图的区域,理论上所有汽车厂商都不能提供基于高精地图的辅助导航系统。在规范上,小鹏 肯定是乖孩子,但是其他厂商呢?哎。。。
第二套地图:小鹏优化的地图(XNet)
对于XNGP而言,第二套地图是小鹏超算服务器上的地图,有高精地图(NGP,包括HNGP和CNGP)和非高精地图(LCC-L),也有地图未覆盖区域(无法提供辅助导航功能)。在目前的高精地图管理规范下,小鹏超算服务器上的地图,是基于高德的高精地图的优化版本(增加了XNet网络),但和高德的地图并不完全一致。这套地图和高德的地图叠加在一起,显示在中控屏上,主要用于提供XNGP辅助导航功能。
第三套地图:本地感知的地图(BEV)
对于XNGP而言,第三套地图是小鹏汽车本地感知系统即时生成的地图,也就是显示在仪表盘上的BEV地图。这套地图不受高德地图的限制,主要用于实现辅助导航系统的感知和规控。因为实际路况的变化,这套地图和以上两套地图并不完全相同,地图鲜度最优,但感知范围相对有限。
XNGP和其他架构的关键差异
目前除华为的自动驾驶方案不确定之外(个人不确定华为GOD网络到底是什么),目前市场主流的辅助驾驶系统框架都没有明确的第二套地图(也有厂商寄希望于大模型),所以寄希望于仅仅通过第三套地图(或者叠加大模型)就实现L4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但从特斯拉FSD的实践来看,这个方案实现的技术难度相当大。相对而言,个人认为小鹏的三层架构大幅降低了实现L4级别的辅助驾驶系统的技术难度,也更有可能在技术层面最快走向成熟的L4。
最后总结:小鹏XNGP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 BEV,也不是 Transformer,而是XNet。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