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说 | 特斯拉充电到底快不快?
电动车的补能效率是评价其三电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也直接影响到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相信有很多特斯拉车主会有一个疑惑,其在第三方站点的充电功率并不是很高,往往在 60kW~80kW 之间,充电体验与特斯拉超充站差距很大。
这个体验的差距其实是由“ 车 ”和“ 桩 ”两方面导致。根据初中物理知识,P=UI,即 瓦特(功率)=伏特(电压)×安培(电流) 。如果想获得更高的充电功率,那在车辆设计时就要么采取高电压电池平台设计,要么采取高电流快充电流设计,当然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
而对于充电桩,电压实际已经不是问题,市面上超 70% 的三方桩可提供 750~1000V 的最高额定电压,但最大工作电流会被控制在 250A 以内。因为虽然新国标对额定电流的上限已大幅放开,但如果采取大电流方案的充电桩,必须采取主动冷却装置 (如液冷) ,这个成本的增加对第三方公司而言是负担过重的。
如今在 OEM 官方公布的车辆配置清单中,更多显示的是 30%~80% 的补能时间,这个和电池的充放电倍率相关,但普通用户很难理解倍率与充电时间的直接关系,也无法判断在什么类型的充电桩上可以实现。
我们尝试收集了约30款主流车型的电池和最高充电功率,以及在不同类型充电桩上的具体表现,详见下表。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总体而言, 由于第三方桩的覆盖率更高,布局更广,因此要想 判断一辆车的充电速度快慢,观察其在第三方大功率充电桩上的充电功率能力表现 (如星星充电 180KW 快充桩) 更为关键。
高压平台车型表现更好,包括小鹏 G9、阿维塔 11 和比亚迪 600V 平台的车型汉、海豹、腾势 D9 等。
而依托高倍率电池,特斯拉、极氪和蔚来等400V平台车型在其品牌自建站也能获得更好的充电体验,但在三方桩的体验会极速下降。
上汽智己、飞凡等车型虽然最大充电功率并不低,但由于无自建桩,很难获得相应的充电体验。
最高充电功率只能表示充电峰值效率,并不能完成与充电时间挂钩,但已是充电效率的重要体现。杰兰路后续会联合相关专家,继续完善此充电效率表单,希望通过收集整理主流车型在各类代表充电桩上的充电曲线数据,更好地横行对比各车型的充电效率与使用体验。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