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文多图,系统性的吐槽一下小鹏P5的座舱

P5要出新款了?车机系统还是老一套?害,那我可就来劲了。提车这一年多,我可被这车机折磨惨了。我们今天就来系统性的吐槽一下。
开篇
P5的车机界面,第一眼看上去非常复古。那是因为小鹏的竖屏系统(g3,p5)的UI设计其实是来自10年前的初代特斯拉model S。


Model S 车机界面(2012-2014)
有没有感觉到一丝熟悉?顶上的app切换,悬浮的车控窗口,拟物化的图标设计。
不过竖屏Model S/X现在界面已经不是这样了,他们改成了这样:

Model S 车机界面(2022)
主要操作功能都在下方dock,dock中间有可自定义的app图标。dock上方有音乐操作的卡片,可以滑下去隐藏。图标也都是扁平化设计。虽然车是2012年的,但是通过软件更新,车机基本上是个现代车机了。
直接照搬初代model S的设计有什么坏处呢?为什么特斯拉自己都不用这样的布局了呢?诶,我们一个一个说。
操作篇
竖屏相对于横屏其实是有操作上的优势的,p5的人体工学设计不错,手指可以非常轻松的触摸到屏幕的下半区域。但是呢,下面可以操作的东西非常的少,基本上仅限空调和自动停车。而更重要的切换APP这个高频功能,被放在了顶部。

这导致需要频繁抬手点顶部的图标,人体工学上的优势完全没有利用上。而且即使是放在底部dock的图标,能操作的东西也少的可怜。我们来看看我们的dock

关于这个dock呀,要吐槽的东西就多了:
- 空间极其浪费。Dock上一共有11个按键,除了左边2个之外,其中9个和空调有关。点按其中3个都可以进入空调控制界面(中间的风扇,两边的温度显示)。
- 虽然占用了很大的纵向空间,但是图标却是一排。温度是左右调的,不是上下调的。除了中间的风扇以外,其他图标的上下都是空的,白白浪费空间。
- 由于浪费空间,导致功能极少。很多高频功能都没有。简单举几个:副驾调音量,调雨刷INT档速度,等等等等。
- 完全没有利用触屏的优势。整个dock没有滑动操作,不可以自定义按钮。虽然说用了触屏,但是还是以传统车的逻辑设计。可以说是为了触屏而触屏,不如装一排实体按键。
除了dock之外,小鹏的车机还有一个非常迷惑的操作,下拉菜单。从顶部下滑可以呼出一个下拉菜单。顶部下滑这个手势应该是初代安卓在2008年引入的,彼时手机的屏幕较小,一只手可以轻松够到顶端。如今手机厂商已经为大屏做了优化,在屏幕中间下滑也可以呼出。

但是小鹏把这个手势搬到车机上来,就很迷惑了。你知道从顶部下拉的这个动作有多大吗?这里面偏偏还放了很多高频的车控功能。音量,雨刷INT档速度,后视镜折叠,都在里面。副驾想要调音量,最快捷的方式竟然是把手伸到方向盘上来调。这合理吗?我放一个动图,你们感受一下动作有多大,特别是对比一下手机。

这里的INT档雨刮速度调节,是值得重点吐槽一下的。当窗外在下小雨,你想把你的雨刷调慢一点。此时,你举起手,拉下控制中心,然后,重点来了,INT档速度这个按键,并不是可选的,而是按一下加一档,在4档之间循环。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你需要按3下同一个键,才能实现减一挡的效果。然后这个键呢,还不能快速的按3下,他有防误触的机制,按一下你要等他一会,才能再按。你要是着急多按了几次,没有完美符合他的节奏,他很有可能判断为按了4次。哎,恭喜你,你要再重复一遍这个操作。

雨刷INT档调速属于是超高频操作了吧,这种魔鬼交互到底是谁想出来的,真的想跟他对峙一下。
视觉篇
不管是什么屏幕,最主要的目的一定是给驾驶员一些信息的。驾驶员是视觉是更容易看到屏幕的上半区域的,特别是左上角。按照通常的设计逻辑,这里可以放一些对驾驶员有用的信息。小鹏在这里放了什么呢?小P的头。


可能何小鹏认为小P的头对驾驶员非常重要吧。
什么是真正对驾驶员有用的信息呢?导航告诉我下一步怎么走,非常有用。小鹏很贴心的把导航的这个小卡片放到了上面,说明小鹏也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

不过导航哪里有小P的头重要?所以导航信息在小P的头下面。这很合理。
除了小P的头之外,整个屏幕的最顶端是一排静态的图标,可以说信息量为0。

而其他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说,我的定位,NGP的SR里我的位置,都被放在了屏幕非常靠下的位置。这个位置还很容易被杯子挡住,进一步的增加获取信息的难度。

所以日常开车中,频繁低头成了常态。即使不考虑安全问题,低头抬头也非常累。
性能篇
可能大家都发现NGP时候的SR有点卡卡的。那么他到底有多卡呢?之前我其实测过这个,中控SR 6-10fps,仪表SR 10-15fps。其实这个很好测,手机开60帧录像,然后一帧一帧看有几帧画面没变化,就能算出来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以前发的这个动态:
https://www.xchuxing.com/ins/285235
6-10fps是什么概念呢?60Hz的手机用起来都觉得卡得受不了,而p5的车机比这个还卡10倍。
更加令人不解的是,此前通过一些操作装的第三方高德地图,拖动时帧率甚至明显比官方地图要高。


即使是压成这样的GIF,也能明显看出来,自带地图卡顿得多。这就非常尴尬了。难道是小鹏故意让他卡的?出于什么目的呢?这不只是p5的问题,新的p7i,g9,g6,帧率和触控延迟都是行业垫底。甚至比不上一些传统厂商。
结语
其实这套座舱的槽点远不止这么多,这只是冰山一角。整个车机UI的审美,音效设计,菜单逻辑,adas交互逻辑,基本上都是一团糟。
而以上的这些槽点,无一例外,都是可以通过OTA解决的。这件事情最糟心的地方就在于,小鹏没有,并且以后永远不会去解决这些槽点。目前根据小鹏现有的历史来看,整个软件开发依然是传统厂商的模式,一点都不互联网。在老平台(g3/p7/p5)时代,一款车发售的时候,软件roadmap已经定下来了,整个开发节奏不会受任何用户反馈影响。后期的OTA只是在补全已经计划好,但还没开发好的功能。
不过现在似乎有些改善了。比较典型的例子是G9上的行车记录仪。这是发售前没计划的功能,并且有一定复杂度。最近已经给老车主推了。虽然说老G9车主实打实的接受了一波降价+送U盘侮辱,但是好歹新功能还是上线了,说明小鹏还是有在听用户的反馈的。
不过作为花了22w买p5的冤种车主,就没有这么幸运了。p5上,光仪表盘显示时间就做了半年,可见小鹏对老平台投入也是无限趋近于0了。所以这次的新P5也是非常不建议大家购买的,老的竖屏系统已经不会再更新了。加几个w上G6的丐版,得到的软件支持比p5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如果不看重软件支持,隔壁埃安比亚迪也挺好的。
最后就放一张小P的美照辣一辣大家的眼睛吧。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