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朋友03
2023-07-28

充电价格上涨背后的逻辑和原因,才是车主们最应该厘清的。能链研究院认为,此次涨价潮主要由三大因素叠加推动。
01大工业与工商业“合并”,部分影响充电站价格
过去,大工业与一般工商业用电采取了“两轨制”,前者沿用的是两部制,除了按照电量计算的电度电价外,还有一部分基本电费,即容量或需量计费。但一般工商业采取的单一制,以往采取目录定价模式购电,即根据用电量、不同行业分类,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电价可以参考。
但进入6月后,政策风向变了,导致电价不再“铁板一块”。

5月1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已于2023年6月1日正式执行。
根据《通知》,执行工商业(或大工业、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的用户,用电容量在100千伏安及以下的,执行单一制电价;100千伏安至315千伏安间的,可选择执行单一制或两部制电价;315千伏安及以上的,执行两部制电价,现执行单一制电价的用户可选择执行单一制电价或两部制电价。
充电站是典型的能源密集型行业。
长期看,随着120千瓦以上的大功率充电桩的配置,充电站用电容量往往在315千伏安及以上。虽然这一调整短期对存量的充电站影响不大,但新建充电站将走“两部制”通道(按最新政策,2025年前减免容需量电价)。
02部分运营商上调服务费,导致充电价格上涨
除了电价外,电动汽车车主充电费用中包括了服务费,这波覆盖上海、郑州、青岛等地的价格上涨行为中,存在一些运营商根据自身成本和运营情况,上调了服务费的现象。
这属于地区内参与经营的充电站运营商自发的集体调价行为,但像快电等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基本不会参与地区运营商的定价环节。快电相关人士表示,充电站价格上涨,用户可以关注不同时段的充电价格,选择合适或相对优惠的时段充电。
目前来看,全国不同城市、不同运营商充电站的服务费是不同的,平均价格约0.4元/千瓦时,一些城市服务费较为便宜,在0.1-0.3元区间,也有一些城市特别是核心城区的服务费在0.6元/千瓦时以上。
这就带出了一个问题,服务费多少到底谁说了算?2023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2023版)》,其中明确国内部分省市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费有相关的收费标准(该价格标准更新时间截至2022年底)。
03夏季用电高峰来临,各地分时电价调整所致
最后一个原因,与7月份各地进入夏季用电高峰有关。
据中电联预计,由于今年多省市持续高温天气,夏季全国最高用电负荷约13.7亿千瓦,预计比2022年增加8000万千瓦,甚至到1亿千瓦,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这会导致部分省市开展应急跨省购电而出现损益,损益会逐月由工商业用户承担,直接推高电力市场的交易价格。
04未来电价不再固定,有涨有跌才是常态
正是有了以上三大因素推波助澜的“因”,并重叠在一起,带来了今年7月以来电动汽车充电价格上涨的“果”。
这才是涨价背后的逻辑,也预示了未来充电价格变动的常态化趋势。
尤其是在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下,工业、交通、生活等终端用能都将加速推进电气化,社会用能结构从传统的煤炭、天然气、石油的化石能源向光伏、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转换。
简而言之,交通场景作为电气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电价,由电力供需情况决定,必然是波动的,有涨有跌才是常态。当然,未来充电市场竞争是市场化的行为,充电价格也取决于充电站自身光储充自发自用的能力,谁的用电成本低,谁就能提供更实惠的价格。
01大工业与工商业“合并”,部分影响充电站价格
过去,大工业与一般工商业用电采取了“两轨制”,前者沿用的是两部制,除了按照电量计算的电度电价外,还有一部分基本电费,即容量或需量计费。但一般工商业采取的单一制,以往采取目录定价模式购电,即根据用电量、不同行业分类,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电价可以参考。
但进入6月后,政策风向变了,导致电价不再“铁板一块”。

5月1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已于2023年6月1日正式执行。
根据《通知》,执行工商业(或大工业、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的用户,用电容量在100千伏安及以下的,执行单一制电价;100千伏安至315千伏安间的,可选择执行单一制或两部制电价;315千伏安及以上的,执行两部制电价,现执行单一制电价的用户可选择执行单一制电价或两部制电价。
充电站是典型的能源密集型行业。
长期看,随着120千瓦以上的大功率充电桩的配置,充电站用电容量往往在315千伏安及以上。虽然这一调整短期对存量的充电站影响不大,但新建充电站将走“两部制”通道(按最新政策,2025年前减免容需量电价)。
02部分运营商上调服务费,导致充电价格上涨
除了电价外,电动汽车车主充电费用中包括了服务费,这波覆盖上海、郑州、青岛等地的价格上涨行为中,存在一些运营商根据自身成本和运营情况,上调了服务费的现象。
这属于地区内参与经营的充电站运营商自发的集体调价行为,但像快电等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基本不会参与地区运营商的定价环节。快电相关人士表示,充电站价格上涨,用户可以关注不同时段的充电价格,选择合适或相对优惠的时段充电。
目前来看,全国不同城市、不同运营商充电站的服务费是不同的,平均价格约0.4元/千瓦时,一些城市服务费较为便宜,在0.1-0.3元区间,也有一些城市特别是核心城区的服务费在0.6元/千瓦时以上。
这就带出了一个问题,服务费多少到底谁说了算?2023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2023版)》,其中明确国内部分省市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费有相关的收费标准(该价格标准更新时间截至2022年底)。
03夏季用电高峰来临,各地分时电价调整所致
最后一个原因,与7月份各地进入夏季用电高峰有关。
据中电联预计,由于今年多省市持续高温天气,夏季全国最高用电负荷约13.7亿千瓦,预计比2022年增加8000万千瓦,甚至到1亿千瓦,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这会导致部分省市开展应急跨省购电而出现损益,损益会逐月由工商业用户承担,直接推高电力市场的交易价格。
04未来电价不再固定,有涨有跌才是常态
正是有了以上三大因素推波助澜的“因”,并重叠在一起,带来了今年7月以来电动汽车充电价格上涨的“果”。
这才是涨价背后的逻辑,也预示了未来充电价格变动的常态化趋势。
尤其是在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下,工业、交通、生活等终端用能都将加速推进电气化,社会用能结构从传统的煤炭、天然气、石油的化石能源向光伏、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转换。
简而言之,交通场景作为电气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电价,由电力供需情况决定,必然是波动的,有涨有跌才是常态。当然,未来充电市场竞争是市场化的行为,充电价格也取决于充电站自身光储充自发自用的能力,谁的用电成本低,谁就能提供更实惠的价格。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