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飞机先生
2024-03-21
和大家聊聊小鹏第二品牌。
和以往不同,从这次电话会议小鹏对整个品牌的管理、发展有清晰的规划,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基本把品牌、组织管理、营销与服务、销售渠道、第二品牌和智能化的平权都清晰的回答,可以预见小鹏从去年开始对企业管理与战略规划有明显的调整,也初步见效。

1|小鹏的全局思维

2030 年智能化的竞争基本会成定局,小鹏也预言 2024-2027 年会进入淘汰赛,小鹏也提出了新的全局思维:

-平台化能力。未来 3 年 10+ 款全新车同时加上升级改款和全球车型有接近 30 款。
-降本能力。平台集成化能力,目标是 25% 的降本目标,特别是下一代 XNGP 降本 50%。
-产品类别上要做品类创新能力。比如X9 的四座和六座实际吸引了很多大型 SUV 和 MPV 用户。比如 F57 应该希望占据的是 20 万级的新品类轿车市场。
-第二品牌。MONA不仅仅和滴滴合作的某一台车,而是作为第二品牌的第一台车,定位和蔚来萤火虫更类似,区间是 10-15 万,并且具备高阶智驾能力。内部也给了比较高的销量目标,并且要做全球化。
-营销服务上现在营销要做新的手机互联网方式,新搭建团队。
-新渠道调整。门店做了过滤并且引入经销商模式,缩短库存时间提高交付速度,拉齐服务标准。特别是三四五线城市的下探和新品牌渠道的拓展。

可以看到小鹏更具备有全局思维能力,在平台化、全球化、智能驾驶降本能力以及营销服务能力。

2|MONA 并不单是一台车。

MONA为什么重要?是因为作为第二品牌出身,小鹏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化的经验,而且最核心同时也是小鹏最具竞争力的 AI 投入。
小鹏是最早投入 AI 的车企之一,和科技公司或者专注于b端的华为不同,小鹏考虑的不单是利润,而是产品体验、服务、数据以及平台研发成本。

从小鹏提到的看,小鹏要推出的是 10-15 万区间的新品牌,定位 A 级、配备高阶智驾能力,并且还需要有盈利能力。
而要实现这个能力非常重要的是需要有平台化能力、同时需要有长期AI 投入,才能实现真正的智驾降本,而不是靠减配。
10-15 万区间的新能源产品一直被传统燃油车、纯电小车以及比亚迪为核心的新能源品牌占据,小鹏要做的纯电以及新品牌,并且利用智驾和座舱下探平权,其实也算是小鹏开拓新品类战略模式的一种。

在这个价格区间的用户,对产品力、价格、成本极度敏感,也和比亚迪的DMi模式不同,MONA基于纯电的产品力、特别是智能化的溢价能力,这里面包括高阶智驾、小鹏的座舱软件语音能力,还有基础三电,同样还有滴滴的数据闭环能力,在这个区间的竞争力作为新品类也会非常可观,并且对于小鹏与滴滴都是双赢。

在渠道上,小鹏提到前期会利用当前渠道做新的挂牌,后续还有新的渠道。从销量看今年内部的销量预期给的比较高,滴滴也有包销,对于10-15万的渠道本身的量要大于服务质量,和高端品牌有所不同。

我觉得这也是小鹏参与价格战中最不具备风险能力的一种途径之一,并且作为第二品牌小鹏可以大步拓展小鹏品牌原先的非C端业务,而且这个业务过去都是广汽、比亚迪的市场,而且可以预判无论蔚来萤火虫或者是未来的小米,都会在不同时机进入 20 万以下市场,大模型、三电能力、操作系统、高阶智驾都通过平台化进一步实现智能平权时代。

3|MONA面对的是新的年轻化增量市场。

这次聊小鹏,我觉得可以从小鹏的一个预言开始,也就是 2024-2027 年小鹏会认为是一轮淘汰赛。而且我觉得 2030 年市场智能化的竞争基本定局,所以小鹏需要快速建立好体系化管理能力、平台化研发能力再到最后的组织和执行效率。

第二品牌给小鹏带来更多的尝试空间,当然也降低了尝试成本,MONA的车型原本没有小鹏太多的研发包袱,也能够进一步拓展年轻化增量市场。小鹏需要稳中求进,让自己的长板更长的方式是让智驾做到更低的成本,做普及化。并且用营销、服务与产品质量为前提,实现接下来的规模化和全球化。
最后编辑于 · 2024-03-21
新出行小鹏MONA M03社区
小鹏MONA M03
共获得赞赏:1查看所有赞赏
小鹏MONA M03
指导价:11.98-15.58万
  • 车系详情
  • 配置参数
防御性驾驶真的很重要,虽说让速不让道,但是在路上什么牛鬼蛇神都有,做好防御性驾驶,因为我并不想修车。
昨天才说车上一大堆让人密恐的蚊子尸体,然后去洗了车,结果今天就下了场大雨,哎😑,洗车必下雨定律。
小鹏今天官宣了欧阳娜娜成了Mona的代言人,不过这个明星我倒是蛮喜欢的。明天人家还要去发布会。
进入社区
全部评论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 1
    赞赏
  • 5
    点赞
  • 6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