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磊
2024-03-22
《刚审完小米SU7新出行内容有感》
合上电脑,还是挺感慨的。
回想起中国品牌新势力蔚小理的第一台车,我都深度的参与在其中,蔚来第一台ES8我是全球2个首批试驾的媒体之一,当时在宁波的东钱湖边,李斌和我们几个人第一次开着这台车在开放道路上。
小鹏的第一台车G3,我参加的很多次产品的定义和评审,特别是最后的外观2选1投票,我是其中的唯一一个媒体代表。
理想的SEV我还在北京试驾过,亲自提起过那个可以提起来的小电池瓶,试了试分量。包括理想ONE的首测,当年李想还因为我的评测文特意写了一篇长微博。
大家的第一次的作品当年都太多的问题,有太多的不成熟的地方了,但时代的进步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行业和供应链的进步也远远比我们所想要快。
等到小米来造第一台车的时候,胡峥楠已经做了很多年的浩瀚平台了,李明远已经在极氪001的基础上做过三电的总监了,李田原也在宝马的平台上设计过宝马 IX了,而大量的其他的人才都在中国这个全球新能源车最激烈的战场上拼杀过多年了,这最终的结果就是孕育出了小米SU7这样的产品。
我一边评审新出行的节目和内容,一边挑其中的BUG和细节问题,很多要修改,哪怕是一段背景音乐,我们都要细究,但我更多的感慨来自产品,虽然有一些地方确实有一些可以提高的地方,但瑕不掩瑜,整体上SU7是一款非常成熟的产品,而且小米的造车人对于自己的第一台车,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
那就是首先最重视的是一台车最基础最安全最难的部分,而不是很花哨的在外面大家很容易看到的一些软件或者花活儿,扎实好玩年轻态,是我对这台车的评价,对于我这样已经奔5的中老年人来说,它代表了我所有对青春的向往,我记得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小米的代名词是什么,我最后选择了“年轻”。
我想这台车也会给你一样的感觉,哪怕是一个60岁的老者,也能在这台车的驾驶中找到自己最开心的时光,我想这就是雷军所想表达的地方吧。
一定别只看新出行328晚上的内容,一定要去开开这台车!
切记!
合上电脑,还是挺感慨的。
回想起中国品牌新势力蔚小理的第一台车,我都深度的参与在其中,蔚来第一台ES8我是全球2个首批试驾的媒体之一,当时在宁波的东钱湖边,李斌和我们几个人第一次开着这台车在开放道路上。
小鹏的第一台车G3,我参加的很多次产品的定义和评审,特别是最后的外观2选1投票,我是其中的唯一一个媒体代表。
理想的SEV我还在北京试驾过,亲自提起过那个可以提起来的小电池瓶,试了试分量。包括理想ONE的首测,当年李想还因为我的评测文特意写了一篇长微博。
大家的第一次的作品当年都太多的问题,有太多的不成熟的地方了,但时代的进步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行业和供应链的进步也远远比我们所想要快。
等到小米来造第一台车的时候,胡峥楠已经做了很多年的浩瀚平台了,李明远已经在极氪001的基础上做过三电的总监了,李田原也在宝马的平台上设计过宝马 IX了,而大量的其他的人才都在中国这个全球新能源车最激烈的战场上拼杀过多年了,这最终的结果就是孕育出了小米SU7这样的产品。
我一边评审新出行的节目和内容,一边挑其中的BUG和细节问题,很多要修改,哪怕是一段背景音乐,我们都要细究,但我更多的感慨来自产品,虽然有一些地方确实有一些可以提高的地方,但瑕不掩瑜,整体上SU7是一款非常成熟的产品,而且小米的造车人对于自己的第一台车,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
那就是首先最重视的是一台车最基础最安全最难的部分,而不是很花哨的在外面大家很容易看到的一些软件或者花活儿,扎实好玩年轻态,是我对这台车的评价,对于我这样已经奔5的中老年人来说,它代表了我所有对青春的向往,我记得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小米的代名词是什么,我最后选择了“年轻”。
我想这台车也会给你一样的感觉,哪怕是一个60岁的老者,也能在这台车的驾驶中找到自己最开心的时光,我想这就是雷军所想表达的地方吧。
一定别只看新出行328晚上的内容,一定要去开开这台车!
切记!
最后编辑于 · 2024-03-22
共获得赞赏:
1查看所有赞赏
小米SU7
指导价:21.59-29.99万
- 车系详情
- 配置参数

小米正着力构建包含旧车上门评估、代办过户、驻店检测等环节的一站式置换服务体系。这种轻资产运营模式既缓解了自建网络的压力,也为后续服务能力提升预留空间。这是要全包

小米汽车今年一季度交付了75884台。其中,小米SU7 72627台,SU7 Ultra 3257台。从该数据看,小米一季度月均交付量超过了2.5万台,仅靠一款

据说YU7最近有一个大改动,预生产有点推迟,估计要六月才能下线生产试驾车了。不知道猜猜这个改动是啥?去掉非激光雷达的标准版?
进入社区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