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机先生
2021-12-20
飞机先生唠唠 ET5 背后的思考
看着很多前辈,包括@肉肉爸比 、@水水兄 、@贺磊、朋友@我是63 ,当然还有社区很多大牛们对 ET5 的讨论,这应该是国内最爆最全的 ET5 社区了吧?
大家对 ET5 产品聊的比较多,也很专业,我尝试从 ET5 背后的战略意义和大家讨论。
1⃣️外观设计思考。
从外观设计上,ET5 是蔚来家族设计的分水岭,ET7 走在前头,ET5 达到峰点。
我们以前看到 ET7 的专利图,其实改了很多版,应该比较匆忙,所以 ET5 外观也是优化到最好的。
害,也和大家插一句心里话,进入摄影棚看到活ET5的第一眼,第一反应不是蔚来,反而觉得这就是我想象中 P7 到 P5 的样子,和我想的很接近很接近…
对了 ET5 我觉得一点不是套娃 ET7 ,不是单一的降维,而是走另一条年轻、小而美的路,同时还把先进的东西给新产品先用,不分高低级,这也是和传统车企不一样的地方。
ET5 的设计我觉得可以总结为 Pure,就是纯粹。比如 X-Bar 上大镀铬被拿掉,换成现在的型面,包括座舱内把众多元素都隐藏,达成一体化等等,相信新平台上的车辆都大部分照这个思路来。
2⃣️换电逻辑思考。
从补能逻辑看,打破补能焦虑的不是单一的换电,而是要把可充、可换、可升级三个一起思考。
李斌认为换电有三个优势,第一是能够做储能,目前一个舱可以存 1000 多度电呢;第二是能够和自动驾驶做融合,让车辆自行去换电;第三个是支持灵活升级。
我觉得蔚来甚至有一个导向,逐步走仅支持 BaaS 的路线,150 度的推出蔚来就是计划不做买断。
3⃣️NAD的思考。
NAD 以后,是蔚来智能驾驶的另一个思路。NAD 不再是依托于车上的一个功能,而是脱离车本身,成为一种服务,和蔚来换电的思路一样了。
我觉得蔚来很疯狂哈哈,感觉车上能独立出来的服务,绝不会...
NT2.0 平台标配硬件的背后,除了感知、规控、预测等算法蔚来全栈自研,还有我们可以理解为用户本身就是Robotaxi 车队(硬件级别够高),用户量与智能驾驶(道路场景、地图等)的演进呈现正相关,这非常重要。
所以 NAD 不可能一蹴而就,NOP Plus 会先行(带激光雷达),蔚来先把高速和快速路NOA做好,同时通过道路场景收集迭代促成 NAD。
NAD 作为服务项,仅支持订阅,出事故也是有蔚来负责,所以自动驾驶这四个字蔚来从一开始都没有回避。
4⃣️平台思考
NT1.0 平台的迭代不可否认平台底层比较老,有时候很多人误解卡顿等体验不好是软件问题,其实很多时候是原先的平台定的过早,天花板比较低,软件也无能为力。
当然大家可能联想到芯片升级。
在智能驾驶板块,即使更换芯片、传感器其实拓展空间也不大,智能驾驶还涉及很多控制模块、冗余模块。
但车机肯定会有一定性能的提升,但周边件能扩展也不会很大,蔚来也会在春节后官宣,二季度满足升级。
目前蔚来不同平台都会有一个团队跟进,一代 Aspen(中文名山杨树) …二代、三代以此类推都会以树木命名,各个森林里的树木都会成长,蔚来也会做维护、升级。
5⃣️出海目的的思考。
一个高端品牌的成功肯定是面向全球的,蔚来势必也是这么想,出海其实也是一个反哺,市场更大、用户更广、同时资本也会更加认可。
挪威是蔚来的第一站,同时也在积累经验,所以蔚来不会太急。从在海外建补能就知道蔚来的决心有多大了,明年蔚来出口德国、荷兰、丹麦和瑞典,美国市场也在规划。
从另一个角度看 ET5 也是出海的骄子,小而精很适合很多海外市场,同时蔚来的朋友也提到 ET5 有很多设计都是针对全球化做思考,例如鸭尾花费很多功夫,也是满足一些不限速的海外国家。
出口的方向上蔚来的品牌战略不会变,服务还是会放在第一位,但是战术上会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所以风险也会很大,可能部分国家会出现花费很大,但是徒劳无功的现象。
6⃣️ET5 的竞品。
其实蔚小理合一起,我觉得蔚来心里会想这对品牌宣传不利,蔚来要做的是中高端市场,一起宣传反而会弱化品牌。
所以蔚来也一直对外称对标宝马,传统高端燃油品牌。
之前和大家分享了一个观点。宝马的主力车型在 X3、3系 和 5系,蔚来的 ES6 对标 X3 , ET7 对标 5 系,ET5 则是对标 3 系。
秦力洪业提到,想把 BBA 的格局扭转为 NBA。
今天先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哦,如果背后大家还有哪些思考和观点,也欢迎大家讨论。
看着很多前辈,包括@肉肉爸比 、@水水兄 、@贺磊、朋友@我是63 ,当然还有社区很多大牛们对 ET5 的讨论,这应该是国内最爆最全的 ET5 社区了吧?
大家对 ET5 产品聊的比较多,也很专业,我尝试从 ET5 背后的战略意义和大家讨论。
1⃣️外观设计思考。
从外观设计上,ET5 是蔚来家族设计的分水岭,ET7 走在前头,ET5 达到峰点。
我们以前看到 ET7 的专利图,其实改了很多版,应该比较匆忙,所以 ET5 外观也是优化到最好的。
害,也和大家插一句心里话,进入摄影棚看到活ET5的第一眼,第一反应不是蔚来,反而觉得这就是我想象中 P7 到 P5 的样子,和我想的很接近很接近…
对了 ET5 我觉得一点不是套娃 ET7 ,不是单一的降维,而是走另一条年轻、小而美的路,同时还把先进的东西给新产品先用,不分高低级,这也是和传统车企不一样的地方。
ET5 的设计我觉得可以总结为 Pure,就是纯粹。比如 X-Bar 上大镀铬被拿掉,换成现在的型面,包括座舱内把众多元素都隐藏,达成一体化等等,相信新平台上的车辆都大部分照这个思路来。
2⃣️换电逻辑思考。
从补能逻辑看,打破补能焦虑的不是单一的换电,而是要把可充、可换、可升级三个一起思考。
李斌认为换电有三个优势,第一是能够做储能,目前一个舱可以存 1000 多度电呢;第二是能够和自动驾驶做融合,让车辆自行去换电;第三个是支持灵活升级。
我觉得蔚来甚至有一个导向,逐步走仅支持 BaaS 的路线,150 度的推出蔚来就是计划不做买断。
3⃣️NAD的思考。
NAD 以后,是蔚来智能驾驶的另一个思路。NAD 不再是依托于车上的一个功能,而是脱离车本身,成为一种服务,和蔚来换电的思路一样了。
我觉得蔚来很疯狂哈哈,感觉车上能独立出来的服务,绝不会...
NT2.0 平台标配硬件的背后,除了感知、规控、预测等算法蔚来全栈自研,还有我们可以理解为用户本身就是Robotaxi 车队(硬件级别够高),用户量与智能驾驶(道路场景、地图等)的演进呈现正相关,这非常重要。
所以 NAD 不可能一蹴而就,NOP Plus 会先行(带激光雷达),蔚来先把高速和快速路NOA做好,同时通过道路场景收集迭代促成 NAD。
NAD 作为服务项,仅支持订阅,出事故也是有蔚来负责,所以自动驾驶这四个字蔚来从一开始都没有回避。
4⃣️平台思考
NT1.0 平台的迭代不可否认平台底层比较老,有时候很多人误解卡顿等体验不好是软件问题,其实很多时候是原先的平台定的过早,天花板比较低,软件也无能为力。
当然大家可能联想到芯片升级。
在智能驾驶板块,即使更换芯片、传感器其实拓展空间也不大,智能驾驶还涉及很多控制模块、冗余模块。
但车机肯定会有一定性能的提升,但周边件能扩展也不会很大,蔚来也会在春节后官宣,二季度满足升级。
目前蔚来不同平台都会有一个团队跟进,一代 Aspen(中文名山杨树) …二代、三代以此类推都会以树木命名,各个森林里的树木都会成长,蔚来也会做维护、升级。
5⃣️出海目的的思考。
一个高端品牌的成功肯定是面向全球的,蔚来势必也是这么想,出海其实也是一个反哺,市场更大、用户更广、同时资本也会更加认可。
挪威是蔚来的第一站,同时也在积累经验,所以蔚来不会太急。从在海外建补能就知道蔚来的决心有多大了,明年蔚来出口德国、荷兰、丹麦和瑞典,美国市场也在规划。
从另一个角度看 ET5 也是出海的骄子,小而精很适合很多海外市场,同时蔚来的朋友也提到 ET5 有很多设计都是针对全球化做思考,例如鸭尾花费很多功夫,也是满足一些不限速的海外国家。
出口的方向上蔚来的品牌战略不会变,服务还是会放在第一位,但是战术上会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所以风险也会很大,可能部分国家会出现花费很大,但是徒劳无功的现象。
6⃣️ET5 的竞品。
其实蔚小理合一起,我觉得蔚来心里会想这对品牌宣传不利,蔚来要做的是中高端市场,一起宣传反而会弱化品牌。
所以蔚来也一直对外称对标宝马,传统高端燃油品牌。
之前和大家分享了一个观点。宝马的主力车型在 X3、3系 和 5系,蔚来的 ES6 对标 X3 , ET7 对标 5 系,ET5 则是对标 3 系。
秦力洪业提到,想把 BBA 的格局扭转为 NBA。
今天先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哦,如果背后大家还有哪些思考和观点,也欢迎大家讨论。
最后编辑于 · 2021-12-20
蔚来ET5
指导价:29.80-35.60万
- 车系详情
- 配置参数

5000预订金,解锁1万积分+240张换电券限时6月30日前,感兴趣的朋友们都下订了么?下订完也可以@小新同学 进新出行的新款5566预订群呀,每日必读资讯与高

蔚来、乐道和萤火虫进一步合并,感觉除了保留品牌外,全部业务都整合进了蔚来。1、李斌继续带动设计和研发群(PD&D),蔚来整合了乐道的产品设计研发、体验到整车业务

买回去辅助驾驶连高速NOA都没,还要搞按月收费。想要交流口还要付费升级?又没空悬,估计冰箱也没就看座椅按摩的标配情况,如果没有的话,新款es6不应该超过30万。
进入社区
- 全部评论
- 只看作者
- 最热
- 最新
- 最早